当前位置:首页 / 专委会工作 / 教卫体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6-12-15 10:41 来源: 本站原创

案由内容 

  江苏是中医药大省,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代名医辈出,文献数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从后汉时期到中华民国的一千年间,史料有记载的江苏医家约4150人,他们所留下的各种医学专著达3000多部,现存者有1000多部,其中不乏具有较高文献价值和研发实用价值的名家医著,如刚刚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其文献渊源与理论基础即来自于我省东晋名医、生活于句容茅山的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江苏产生了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多种中医学说流派,如常州的孟河医派、苏州的吴门医派、淮阴的山阳医派、南通陈实功的外科学派等。  

  目前,江苏境内具有大量的全国名老中医和省名中医,如国医大师有12名,全国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指导老师有80多位,他们有丰富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已成为我省丰富的中医药文献资源,是我省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对中医药临床、教学和科研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推动我省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江苏悠久的中医药历史文化与丰富的中医药文献资源,也是我省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江苏中医药的发展也是江苏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尽管江苏在中医药传承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其它省份相比还明显不足,当代有影响力的中医专家在全国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原本一个有着明显中医特色的地区,其传统特色在现代却越来越不明显。一大批有影响的江苏中医学说流派的后人或年事已高,或已经去世,江苏中医学说流派经验面临失传和湮没的危险边缘,对此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必要尽快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和抢救。为此提议省政府应尽快组织开展江苏中医药文化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整理出版《江苏省中医药文库》。迄今为止,上海、安徽、浙江等地组织整理编纂并出版了反映地方特色的中医药古籍丛书,因此建议我省也应当投入资金,在疏理江苏历代医人医著的基础上,组织人员整理编纂并出版江苏省中医药古籍文库。  

  2.开展江苏省中医流派与文化研究。系统搜集、整理江苏省各中医流派的相关资料,研究江苏中医历史发展背景、流派历史渊源、文化传承脉络、医德医风、临证经验、验方秘方、医案医话、特色诊疗技术、人文点滴等方面,并配以珍贵的历史档案照片、手书药方真迹,致力于反映江苏中医文化和学术发展的全貌。  

  3.编纂出版《江苏省中药志》。江苏省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曾于五、六十年代编写过反映江苏省中药材资源应用情况的著作《江苏中药材》、《江苏省植物药材志》,80年代出版过《江苏省中药材标准》,但一直没有编纂过全面反映中药材资源与利用的地方中药志著作。而近20年来,安徽、浙江、云南等地均有地方中药志编纂出版,且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江苏省应当尽快编纂出版一部反映江苏省中药材资源与应用情况的《江苏省中药志》,以提供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企业参考。  

  4.挖掘整理江苏省民间医药。我国的民间中医中药具有简便实用、行之有效、价格低廉等特征,不但能充分体现中医药“简、便、验、廉”特色,而且民俗、民风等文化韵味十分浓厚。民间医药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注重取材与技术的简便和易操作性、专方专治性以及经济高效性。江苏省民间有大量散落甚至被湮灭的民间医方与医技,本项目将广泛收集散落于各地的诊疗技术、名方、秘方、验方等,分别从历史渊源、病症适用性、治疗原理、应用方法、组方思路及方解、验案举隅、注意事项等方面给予整理总结,并充分体现其文化特征和实用价值。  

开展江苏中医药文化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着重反映江苏省文化发展成果;丰富与深化江苏文化内涵,抢救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弘扬江苏中医,增强江苏中医药文化特色;推广与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和经验,为广大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具有战略意义。该项目属基础性工作,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因此需要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立项及投入经费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