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铁路是城市中心城区联接周边城镇组团及其城镇组团之间的通勤化、快速化、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提供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郊铁路既有铁路属性,也有城市属性,它可以将大城市内部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向城市远郊区、周边城市延伸、扩展,还可以将干线铁路向区域中心深入,与地铁、轻轨一起构成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相比西方国家,我国市郊铁路发展滞后、缓慢,仅北京、上海、成都等有开通运营的线路,浙江正在建设,一些本该发展市郊铁路的地方建设了地铁和轻轨。而在国外一些特大城市(都市圈),市郊铁路构建了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通勤圈,承担了城市的主要出行任务。例如东京都市圈,市郊铁路占城市轨道交通的 87% ,承担44%的公共出行,是都市圈中心区与外围地区通勤甚至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到2020年,我省13个省辖市将全部开通高铁,覆盖80%县级以上节点。届时,我省“三纵四横”高铁主骨架路网建成,城镇化建设亦达到了相对较高的阶段,连接城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组团的市郊铁路,以及提供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城市轨道交通将成为建设重点。
随着全省高铁时代的到来,新长铁路的客运功能大大下降,但由于建设年代较早,新长铁路的线位优越,大多穿越沿线城市(新沂、沭阳、淮安、盐城、东台、海安、靖江、江阴)的中心城区,虽然方便旅客出行,但给城市带来了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也不符合“客内货外”的城市发展方向和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原则,与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城镇建设不相适应,需要改造升级,在十二五期间,新长铁路扩能改造(单线改复线、内燃改电气)被正式提出,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可以实施。
笔者认为,结合扩能改造工程的实施,可以将新长铁路穿越我省各市城区的路段改建为市郊铁路,理由如下:
一是符合国家政策方向。2017年6月,国家发改委、交通部、住建部等5部委专门发布了《关于促进市域市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7】1173号),要求到2020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特大城市、部分大城市建成市郊铁路骨干线路,其他城市启动市郊铁路规划建设工作;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的内部铁路部分功能合理外迁,研究开行市郊铁路。我省尽快将新长铁路穿越各市城区的路段改建为市郊铁路是符合意见要求,顺应国家政策方向的重要举措。
二是节约投资。与地铁(5.5亿元/公里)、轻轨(2.5亿元/公里)等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相比,市郊铁路工程投资相对节省(1亿元/公里),尤其是结合扩能改造工程,将城区既有路段改为市郊铁路,几乎是一本万利。目前国家正在推进的第一批试点的市郊铁路项目共11个,有9个是利用既有铁路改造开行的(发改基础【2017】1173号)。
三是实施难度低。利用既有铁路发展市郊铁路的,由省政府会同铁路总公司统筹研究审定、规划建设,不增加或少增加征地,既节约资源,简化审批手续,还可与国铁干线无缝对接。
我省作为长三角经济圏的经济强省,应高水平、多层次推进城市化,发展市郊铁路既是必然选择也是未来发展方向。新长铁路作为合资铁路,地方政府在设站、运输组织上应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因此建议:由省级层面牵头组织,结合新长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的实施,统筹考虑铁路的城市交通功能,将我省新长铁路各市城区段改建为市郊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