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是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高等艺术学府,已有105年办学历史。是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艺术院校,也是江苏省与文化部共建高校。学校目前是全国唯一拥有艺术学门类下五个一级学科(美术、设计、音乐与舞蹈、影视与戏剧、艺术学理论)全部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五个一级学科全部名列全国前六位。近几年来,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大发展和南京文化强市建设的战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艺术创作、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师生踊跃参与江苏各项文化建设,其中由我校设计的亚投行标志及点石成金装置和国家公祭鼎由习总书记揭幕,江苏发展大会标志及相关宣传推广设计由我校设计团队参与完成。同时,南艺将校内的美术馆、音乐厅和剧场等展演场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致力打造有灵魂、有品位、有魅力的美丽校园,使之成为南京市民的公共艺术公园。在服务社会方面,南艺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积极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并推进中法产业示范区和“诺贝尔奖科学与艺术小镇”的建设,努力为江苏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随着江苏省建设文化大省、提升文化软实力战略和南京市“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定位的确立。在立足实际,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南京艺术学院提出了“进一步放大南艺教育与文创资源优势,不断增强辐射力,协同打造‘环南艺文创硅谷’”的目标,经过与鼓楼区区委区政府、南京市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磋商研究并达成共识:共同建设“环南艺文创功能区”,并纳入到市、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时任南京市市长缪瑞林、鼓楼区区委书记张一新、区长刘军先后实地考察“环南艺文创功能区”,王江副省长到南艺调研时亦对“环南艺文创功能区”建设给予肯定和鼓励。
根据构想,“环南艺文创功能区”将以“一带”“三核”“四环”为空间构成,打造成为文创产业展示、示范、孵化基地;艺术普及教育基地;艺术体验、休闲街区;国际文创交流、实践基地。“一带”指:“清凉门至是定淮门区间沿秦淮河风光带,为艺术休闲、体验及文创展示区。“三核”指:南艺艺术教育、展示;古林公园“城市艺术公园”;开放大学古平岗校区“国际文创交流、实验、孵化基地”。“四环”指:围绕南艺形成四个既各具特色又紧密衔接、相互融合、依存的四环结构。
现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合力打造南艺后街水木秦淮高尚艺术街区。目前南艺后街经营业态散乱,层次较低,应加快转型升级。建议在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关注、推动下,由南京市鼓楼区、南京市城建集团、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有关方面共同成立街区管理委员会,整体规划,使得南艺校园与南艺后街成为有机整体,努力打造含艺术展览、艺术演出、艺术培训、设计创客空间、文创休闲娱乐、公众艺术体验、艺术精品展示等艺术生态集聚,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尚艺术街区,使之成为南京乃至全省文创产业的一张鲜亮名片。
二是将古林公园打造成为全国首个城市艺术公园。古林公园目前主要为中老年人的健身公园,与南艺一墙之隔。建议由南京艺术学院和鼓楼区合作,充分利用古林公园现有的条件,一方面保留其作为南京城市公园的功能,同时导入南艺优质的艺术资源,提档升级,优化功能,把它打造成为城市艺术公园。对废置多年的原“嘉年华”建筑改造后交由南艺管理,建立“刘海粟艺术中心”,作为国际艺术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基地。并利用古林公园现有建筑改造,辅之以新建部分建筑,建设民国电影艺术馆、民族器乐博物馆、数字媒体艺术体验馆等,与南艺校园相联通,使之成为高品位的“城市中央艺术公园”。
三是在现江苏开放大学古平岗校区的基础上创建“当代国际文创实验与孵化基地”。江苏开放大学古平岗校区(原南京无线电学校)位于南艺北侧的古平岗地区,占地约70亩。目前江苏开放大学已在江北桥林落实新校区并有意出让古平岗校区。建议请南京市统一规划,保留其现有教育用地的性质,将该校区按教育用地有偿置换给南京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将依托其建设“当代国际文创实验与孵化基地”,用于引入罗德岛设计学院、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等海外当代国际文创设计高端优质资源,并设立文创领军人才“双创”基地和文创成果孵化与展示基地,与古林公园、南艺、南艺后街连成一片,整体打造成南北贯通、浑然一体的“文创硅谷”。
四是统筹规划、改造定淮门至清凉门区间石头城路、沿秦淮河风光带的环境,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拆迁、拓宽南艺后门与南艺后街之间的道路;搬迁南艺后门南侧加油站;搬迁石头城路与定淮门大街交叉口垃圾中转站;重新规划南艺后街经营业态,进一步提档升级。使之具有国际范儿和时尚品质,成为南京市民及外来游客休闲、度假的必然选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