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8年提案
0640 关于开展“食盐加碘”调查评估的建议
日期:2018-04-04 提案者:马坤岭

 

碘是人体内存在的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与老百姓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跟钾、钠、氯、钙等其它物质成份一样,碘在人体内的含量也有一定的合理的安全范围,体内碘含量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导致碘相关疾病的发生。儿童体内碘缺乏会导致智力低下、身材矮小;成人体内缺碘缺乏会导致乏力、身体浮肿、单纯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反之,如果体内碘含量过高,则可以导致甲状腺结节增生、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甚至甲状腺癌等疾病的发生。

我国过去经济不发达,居民生活水平低下,缺吃少穿,日常生活膳食营养得不到保证,因而我国曾经是世界上缺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约有7亿多人口缺碘,食用加碘盐已成为人们的习惯。 并且从1994年开始,国家颁布《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除了北京、河北、山西、江苏、安徽、福建、山东和河南是全国八个高碘省市,可不需强制推行加碘盐,其余省市居民的食用盐中均强制加碘。该条例当时作为一项国策在中国强制推行,极大有效地预防、缓解了居民缺碘导致的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当前全国大多数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物质生活极大地改善,膳食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因而每个居民体内碘含量的状况也越来越复杂,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呈现一边倒的碘缺乏的局面。然而“食盐加碘”这项措施,仍沿袭既往传统的做法,并未跟随时代发展的需要相应调整,时至今天,无论你随便步入哪一家商店、超市,看到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含碘的食盐,基本上很难找到不含碘的普通食用盐。近年来对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调查发现,甲状腺疾病的年发病率急剧增长,而碘摄入过量极有可能是导致甲状腺疾病高发的、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江苏省等东南沿海地区,食盐加碘的做法也受到越来越严重的质疑。因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国家专业机构,有必要采取措施在人群中全面开展食盐加碘的流行病学调查评估,籍此了解我国居民体内碘含量的状况,进而明确当前全民食盐加碘措施的可行性、益处或者潜在的危害性。因此,结合当前食盐加碘的现状,具体建议如下:

(一)、建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部门启动、开展居民碘摄入调查。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江苏省居民当前体内碘摄入的现状,选用碘盐的人群多少,人群构成的比例,碘盐使用时限的长短,以及长期使用碘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明确长期服用碘盐是否存在过量因而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从而调整、制订相应的科学用盐的措施。

(二)、建议临床上常规开展血清及尿液碘含量测定,将尿液及血清碘测定方法纳入各单位常规健康体检项目。通过常规体检让居民清楚了解自身碘含量的状况,从而在临床专科医师指导下,结合自身的膳食状况,决定是否购买、食用含碘的食盐,从而给予个体化的营养保健治疗,科学摄入含碘的食盐及食物。

(三)、建议政府相关商业管理部门,对食盐生产厂家加以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改变目前零售市场碘盐供应的单一局面,增加不含碘的食盐供给。由于含碘的食盐较不含碘的普通盐的市场价格要高很多,一些厂家有可能受市场利益驱使,不愿意生产、供应普通的不含碘的食盐。因此,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积极干预,增加不含碘的食盐供给,让居民购盐时有更多的自主选择。

(四)、对居民加强健康宣教,让老百姓知晓体内碘摄入过量与摄入不足一样有害健康,从而在日常饮食中科学用碘、个体化补碘。建议省卫计委等部门制订相应措施,在各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日常饮食用碘的健康宣教,增加居民科学用碘的健康保健知识及健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