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亟需建立一个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综合养老体系,推行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借助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进行了系统安排和全面部署。要求养老、医疗、服务三方面相互衔接,建设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完善老年人的信息数据库。要求建立智能化呼叫救助服务,电子保姆系统、居家养老和家政服务系统以及老人健康远程监控系统。
按照国办发〔2011〕60号文件精神要求,居家养老体系的建设,将以国家加强对养老体系建设为契机,通过高技术手段,助力国家社会养老服务发展,增进福利,支持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养老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养老服务就业;提高国家老龄部门的业务处理效率、管理服务水平,为其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提高老年人养老生活质量,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帮助老人切实解决生活中和精神赡养的问题;规范公共服务,提升照护水平,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和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数据共享、科技助老,方便公众获取服务和政府进行行业监管,促进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
居家养老体系的建设旨在以政府为社会福利事业的资金扶持为基础,为养老服务提供强大的信息平台,总体来说,是一个社会福利性项目。但长远来看,随着国家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相关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也具有远期长远的经济效应。智慧养老平台等养老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激发老年人群体对照料和护理的需求,有利于规范的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的形成。而养老产业消费和服务环节创造的增值、营业、消费税数量庞大,另外,还有附属服务人员及老年旅游、探亲、考察培训等衍生环节税收。智慧养老平台需要配合大量服务产业服务商,可以带动一个区域内的商业化发展,拉动投资及其他项目的衍生。另外,该项目建设也将带动其他企业参与行业竞争,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为此建议:
1.政府部门对居家养老体系进行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制定阶段性的实施计划和目标,并按计划有序稳步推进,使居家养老体系的建设能够不断地推进和完善。建立以社区为单位,以政府机构为依托、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支撑、以企事业服务机构为网点、以老人核心需求为出发点、以灵活多变的多渠道解决方案为核心的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服务有机体系。
2.在规划设计时以最前沿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科技为基础,根据居家养老个性化及共性化需求,通过宽带信息网络,充分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和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统一构建居家养老基础平台,实现全面的、无缝的养老产业链中各服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整合。
3.整合的数据包括动态监测类数据,自动上传的生命体征测量数据,存储至健康管理中心的服务平台,健康管理团队及时分析,为老人量身定制健康管理方案。静态数据包括地理信息数据、行政区域、交通、气候、季节性多发传染病信息、老年人性格、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资料以便提供更个性化的生活、娱乐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健康、精神生活需求。资源类数据包括医疗、急救资源、家政服务资源、旅游资讯。知识经验类数据包括慢性病临床指南、健康教育类视频等相关内容。
4.建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社区居家养老群体为服务对象,接入各种终端健康监测产品采集并整合老年人安全、健康相关信息,将专业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康复中心、家政服务、急救服务与个人、家庭、随时随地连接起来。让居家老人随时随地享受到专业的养老和健康看护,让医护治疗和健康管理延伸到个人、家庭、户外和边远地区,让更多的老年人人享受到专业的、价廉的综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