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第一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单位面积化学农药的平均用量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5~5倍,每年遭受残留农药污染的作物面积达12亿亩。农药残留超标已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推广应用生物农药,不仅可以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品质,而且更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国具备一定科研条件和发展规模的生物农药研发机构有3O余家,主要包括科研院所、高校、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260多家农药企业开发生产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制剂年产量近13万t。近年来,生物农药的创制与研究开发得到高度重视与广泛的支持,在生物农药资源的挖掘、新剂型的研发、产业化示范推广、不同生物农药标准的制定等方面设立专项资助,推动了我国生物农药创新与推广应用,促进了多种新型生物农药的开发。
但是,生物农药产业发展存在许多共性问题,诸如生物农药的广泛需求与生物农药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生物农药药效缓慢、防治谱窄、持效期短,缺乏对生物农药使用技术系统的研究,尚未建立生物农药田间高效应用技术体系;生物农药产业发展存在许多关键制约因素,诸如生物农药的生物属性是制约其产业化发展的内在因素,环境要求与生产需求的矛盾使生物农药发展难以定位,缺乏政府扶持和市场规范监管是限制其产业化的外部条件;缺乏推广生物农药的利益驱动,缺乏推广生物农药的政策扶持。
江苏是国内最早的生物农药研发单位之一,专业从事苏云金杆菌、球形芽孢杆菌、昆虫病毒等生物杀虫剂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其研究成果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年来,相对其他省份研发水平滞后。
为此,江苏应加快发展促进生物农药产业,提出如下建议:
1、对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给予资金和税收等政策优惠。
生物农药发展起步迟,发展慢,生产企业普遍存在投入不足、规模小,在与化学农药为主导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差,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对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给予资金和税收等政策优惠,通过政策扶持生物农药的产业发展。
2、建立生物农药推广的激励机制,引导促进生物农药推广。
推广生物农药的效益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构成。相对于化学农药防治,当前农民采用生物农药的得益没有增加,增加农民得益才能提高农民采用生物农药的决策。可以参考良种补贴的做法,对推广应用生物农药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补贴,引导农民推广应用生物农药。
3、构建生物农药技术研发平台,推动生物农药技术创新。
我省是化学农药大省,生物农药研究相对滞后。应根据现有生物农药创新特色和研究基础,一方面应加快已有研究成果的转化,推进规模化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加大投入支持生物农药应用基础研究和中试开发,以期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同事在现有生物农药特点和研究基础,整合资源,集研究、中试、生产于一体,建立江苏省生物农药研发体系,发挥生物农药在实现农业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保持和加强我省生物农药研究和应用水平。
4、加强农产品质量和生物农药市场监管。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对农药残留超标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给予严厉打击。积极开展对生物农药市场的监督,从源头上控制高毒化学农药、假冒生物农药流通,为推广生物农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