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家庭美德缺失问题逐渐凸显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家庭美德建设存在择偶功利化、婚姻随意化、家庭关系紧张化等方面问题,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利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建议采取对新婚夫妇进行婚前家庭美德教育、学校增加家庭美德教育内容、深化家庭美德建设与社区服务管理的融合、发挥传统文化公益组织在家庭美德建设中的作用等措施,切实提升我国家庭美德建设水平。
一、当前家庭美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择偶功利化。青年男女在择偶时,更加注重从物质层面进行考量,甚至出现“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庸俗言论,负面影响极大。
二是婚姻随意化。对婚姻的神圣性、严肃性和家庭责任感日益淡化,婚外恋、“一夜情”、“养二奶”、“闪婚闪离”等现象日益严重,个别甚至出现“换妻”闹剧,还有一些青年人因日常一些琐碎问题引发的矛盾说离婚就离婚,等等,对婚姻、家庭极不负责任,造成出现许多单亲家庭甚至隔代抚养的子女,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三是家庭关系紧张化。少子化成为普遍现象后,年轻父母对子女寄予更多期望,加之缺乏家庭教育经验,造成家庭关系矛盾突出,乃至常有“学生跳楼”、“杀母案”等恶性事件。
二、对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是对新婚夫妇进行婚前家庭美德教育。民政部门可将免费接受家庭美德教育纳入婚姻办理程序,对新婚夫妇进行家庭美德教育,使即将正式进行独立家庭生活的男性、女性找准为人父母、子女的不同角色定位,增强对所需遵守规范和承担责任的认知。
二是学校增加家庭美德教育内容。学校应根据学生情感所处的不同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全过程家庭美德教育目标,增加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家庭美德教育内容。同时,不断创新家庭美德教育载体,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充分理解家庭美德,亲身体验家庭美德。
三是深化家庭美德建设与社区管理服务的融合。进一步将家庭美德建设融入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家庭美德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五好家庭、和谐社区、最美母亲、感恩父母等家庭美德典型选树、评比表彰等活动,切实将家庭美德建设作为社区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四是发挥传统文化公益组织在家庭美德建设中的作用。民政、妇联等部门在发挥自身网络优势组织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基础上,还应广泛吸纳并发挥具有专业优势的传统文化公益组织作用。择优选择影响力较大的文化社会公益组织,委托其开展家庭美德教育、家庭美德状况研究以及家庭美德问题个性化服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