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8年提案
0333 关于大力加强培养我省民营企业“接班人”的建议
日期:2018-01-27 提案者:杨波

    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发30多年来,我省民营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特别是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来,江苏省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家聚集的大省,我省规模以上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的54.9%,税收贡献率近60%。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利好政策的驱动下,民营经济已占我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社会活力的重要源泉。

    一、当前我省民营企业发展状况

    江苏省民营企业整体发展水平已经进入全国前列,目前民营企业已达99.8万户。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江苏占129席,占比25.8%;其中35家企业进入全国100强,占比35%。而我省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为家族企业或带有较强家族性质。这些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家族传承与新生代接力、管理层主要成员新老交接、企业向现代企业过渡的关键阶段。新生代民营企业“接班人”如何继承前辈的光荣与责任,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时代”,如何实现财富保值增值与财富传承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二、当前民营企业“接班人”存在的问题

    1.家族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营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形式。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或“92派中国创业人”,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大多年岁已高,代际传承问题逐渐摆上日程。未来五到十年,这些家族企业都面临挑选接班人的问题。

    2.新生代民营企业“接班人”虽然与他们的父辈相比头脑比较灵活,知识面较宽,但他们对个人生活品质考虑得更多,欠缺对事业的执着,经营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驾驭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3.当前民营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民营企业“接班人”将承担着推动我省经济实现下一轮快速发展的重任,是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培育好民营企业“接班人”至关重要。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对于新生代民营企业“接班人”的培养教育工作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也缺乏科学合理的机制保障,相关工作亟需进一步加强。

    三、几点建议

  1.建议将民营企业“接班人”人才的培养纳入我省人才工作整体规划。要研究建立具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培训机制,依托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等机构和培训中心,由相关部门和组织来负责具体实施培训计划。同时,组建由优秀企业家、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金融、法律等专业人士参加的创业导师团,与新生代民营企业“接班人”结对创业,全面提升新生代企业家群体的综合素质。

    2.建议各级党、政府建立民营企业“接班人”培养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新生代民营企业“接班人”的培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归口,建立经常性的教育培养制度。同时,设立专门的新生代民营企业“接班人”培养教育的工作经费、培训经费,由政府财政保障。

    3.建议为民营企业“接班人”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平台。

要建立联系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各级统战部门、工商联、共青团等单位的职能优势,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联系新生代民营企业“接班人”制度。通过建立培养工作台账,设立论坛、俱乐部、联谊会等平台,开展国内外高端交流活动,促使新生代民营企业“接班人”之间相互学习交流。

    4.建议为民营企业“接班人”提供更高层次的参政议政机会。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优秀青年企业家的先进事迹,促进新生代民营企业“接班人”健康成长,树立新生代企业家良好的社会形象。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安排及劳动模范评选等方面,应适当增加新生代企业家相应的名额和比例,以发挥他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作用。在工商联、工青妇等群团的人事安排中,也应对新生代企业家给予重点关注。

   总而言之,新生代民营企业“接班人”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新生代民营企业“接班人”的个人素质与社会运作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只有大力加强民营企业“接班人”人才培养工作,才能让民营企业及其“接班人”在新一轮竞争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