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研反馈,目前幼儿园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技防设施不明确、监控存在盲点。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及省政府出台的《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更多是宏观指导,且侧重校园外围和出入口及食堂、连廊等重点部位监控,其出发点是防范校外人员的危险行为,而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虐童行为可能避开这些监控。但很多家长认为,从安全角度考虑,在园内安装摄像头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旦园内发生有争议的问题,摄像内容可作为相关部门的备查资料。二是技防投入不足、没有强制性规定。宿迁市近期对幼儿园技防检查发现,全市842所幼儿园(含办园点)虽然有714所幼儿园(成型园439所,办园点275所)安装了监控设备,但重点区域如食堂、教室、厕所等监控覆盖率低,难以精准研判和排查安全隐患。由于幼儿防范意识较弱,技防标准应高于一般中小学,且没有强制性规定,不少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园举办者不愿意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三是技防设备作用弱化,缺乏有效监督。根据规定,学校应设置安防监控室,对学校的视频图像采集、报警、电子巡查及系统信息通过管理软件实现联动管理,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和报警系统应接入公安机关监控和报警平台,从实际调研来看,接入公安机关监控平台的是少数,导致社会和家长的知情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监督几乎陷于空白。
为此,建议建立幼儿园技防清单,保障在园幼儿公共安全。
一、针对幼儿园出台具体技防清单和标准。省级层面出台强制性政策规定,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对园内监控场所进一步细化,如运动场所、功能室、教室等,并强行要求与公安部门监控端口对接。同时,优质园创建、学前教育奖补资金发放等方面将幼儿园技防达标情况作为前置性条件。
二、设立投入激励机制。省里统筹安排引导资金,对公、民办园同等对待,成型园与办园点设立分级标准,对公办园和成型园的技防投入明确奖补比例。落实属地责任,公办园技防投入纳入财政预算,民办园自筹解决。
三、建立联动执法机制。由教育、公安、财政、经信等部门定期联合开展对幼儿园技防达标执法检查,全面整治整顿,问责问效,督促幼儿园达到技防建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