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8年提案
0189 关于加快苏北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日期:2018-01-26 提案者:致公党江苏省委

江苏是全国的化工大省,也是国内化工产业度最高、生产及管理水平最好的重要地区之一,石油与化学工业目前已成为江苏省工业经济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苏北地区的化工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奠定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在整个区域的工业经济中占据重要份额。但是苏北地区同时又是国家重要的农业区,是环境生态比较敏感的地区之一,随着苏北化工产业的发展,环境、安全等方面积累的问题也愈发突出,安全生产事故、环境事故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和不确定的隐患,生态压力越来越大。

苏北化工产业存在的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两极发展严重失衡,苏北发展明显滞后。苏南板块集中了我省2/3以上的石油和化工产业生产力,已经发展为成熟的园区。而苏北板块园区规划和定位滞后于发展,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落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制度瓶颈明显。

2.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层次水平亟待提高。过去10年,苏北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在20%左右,产能扩张较快,数量上奠定产业基础的同时也出现了结构性的产能过剩、产业链不长等问题。大宗基础化学品,如尿素、磷肥、氮肥、甲醇、氯碱、纯碱、有机硅甲基单体等严重过剩,而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依旧短缺。

3.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环境压力依然存在。近年来苏北的环保事件时有发生。化工产业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一是产业转移中所导致的“污染转移”,项目准入不严格;二是卫生防控距离问题不达标;三是部分化工园区违规排放导致的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严重。另外,基础设施薄弱,道路管网、绿化亮化、污水处理、热力燃气、安全救护等方面不完善等问题也弱化了环境事件发生时的应急能力。

4.创新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多数企业还在沿袭传统产品和传统工艺,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化工产品较少,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创新组织架构还没有形成。新产品产值率低于5%,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远低于苏南,整体科技水平较低。

按照我省相关文件要求,在沿海地区,要重点实施先进、高端、绿色化工规范发展计划,在苏北地区,要重点实施园区提升、产业链延伸和创新发展计划。我们建议:

一、加强大型化、基地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集成和项目推进

着力推进苏北地区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拉动整个苏北重新振兴,实现江苏省南北协调发展、沿江沿海共同振兴;组织专业团队对原料、加工工艺、产品结构、储运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等进行集成优化,实现炼化基地最优化设计和最佳运行,实现对原油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提高投资回报率。

二、加强两化融合,积极发展化工生产过程智能化和过程优化技术

推进信息技术在化工企业的应用,提高自动化程度并引导数字工厂的建设,以提升传统产业管理水平。尤其是炼化行业要强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加强信息系统应用,发展和应用智能化特征的先进控制系统、先进计划系统、实时优化技术、流程模拟技术、仿真培训系统和智能运行系统等,实现企业的生产运行的智能化优化,提高生产效益和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三、减少化工落后产能,提升行业的绿色化建设水平

明确化工园区环境准入要求,建立区域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安全风险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建立化工园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负面清单,依法依规有序退出,严格限制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建立企业安全环保诚信体系,使安全、环保失信企业无立足之地;加快构建网络化、协同化的工业研发、设计、排污监测体系,建立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制定完善能耗、水耗、物耗、污染控制和资源综合利用标准规范,制定绿色工厂、园区、供应链等标准,构建开放的绿色标准创建平台。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能源、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人才支撑保障

培育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平台,发展第三方检测认证中心,提高关键设备利用率和产品优良率。建立起多层次研发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整合全社会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走国际化道路,充分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资源。围绕工业转型升级需要,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院士引进和服务工作,实施工业转型升级“领军计划”,加快建立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家培养、选拔、激励、监督和服务机制,打造一支掌握现代经营理念,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家队伍。

五、提高化工园区建设管理水平,搞好园区配套服务

提高化工园区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化工园区与人口密集区、重要设施、环境敏感目标等重点公共区域之间,设立隔离带和安全卫生防护距离。防范危化品运输风险,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建立化工园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服务能力。鼓励园区设立中小企业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机构。对于承接退城入园及产业转移项目,结合园区产业规划以及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合理布局,实现工艺技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