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服饰是文化的载体,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我国旗袍分为京派旗袍、海派旗袍和苏派旗袍三派,2006年京派旗袍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海派旗袍制作技艺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苏派旗袍至今还没有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与中共江苏省委提出的“把江苏建设成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不相适应。
清建立政权后,满汉融合过程中,旗袍逐渐汉化,越来越精致讲究,领口、衣襟、袖口边缘开始镶绣花纹,甚至旗袍大身上也开始绣制当时流行的花卉和吉祥图案。于是,苏绣旗袍应运而生。相较于京派旗袍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海派旗袍的时髦大胆、前卫开放,苏派旗袍婉约精致、清新脱俗,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南京是民国旗袍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旗袍走向世界、成为中国女性国服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基础,可以说,苏派旗袍根植于水乡苏州,开放于古都金陵,香飘于华夏大地。苏派旗袍当属世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光大旗袍文化,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提振江苏纺织服装产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党的十九大关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我们要打造江苏品牌,传播江苏形象。启动苏派旗袍申遗,推广江苏旗袍,就是最好的实际行动。苏派旗袍的领军组织,江苏省旗袍会于2015年诞生,已经成立2周年。两年来开展了许许多多的活动,对于弘扬苏派旗袍文化,传承苏派旗袍精神,展示苏派旗袍魅力,做出很大贡献。目前,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和江苏省旗袍会合作,正在开展苏派旗袍申遗的工作,主要做法一是召开苏派旗袍申遗启动仪式,加强舆论宣传;二是开展调查研究,寻访苏派旗袍制作工艺传承人;三是与教育出版社合作,组织力量编写《苏派旗袍》、《苏派旗袍口述历史》两本书,为苏派旗袍申遗提供理论依据;四是举办苏派旗袍设计大赛,推出最能代表江苏地方特色和人文气质的苏派旗袍;五是拍摄9999人999米苏派旗袍长卷,展示苏派旗袍佳丽形象。希望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予以重视,尽快启动苏派旗袍申遗工作,在苏派旗袍制作工艺的传承保护和申遗工作的开展上给予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让江苏的苏派旗袍和京派、海派一样,早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