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8年提案
0087 关于改善我省戏曲文化生态的建议
日期:2018-01-27 提案者:民盟江苏省委

 


近五年,江苏着力打造现实主义题材的现代戏曲作品,优秀作品数已在全国首列,被业界誉为现代戏创作的“江苏现象”。尽管江苏戏曲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人口流动、方言变异、经济发展、现代艺术、传播路径等因素的影响,江苏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主要表现在:生存生态不健康,剧团“等靠要”突出;经济生态不健全,市场机制无作为;内部生态不和谐,不重内涵重外在;活态传承不乐观,优秀人才难留住;评论生态不明朗,戏曲批评较滞后。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我省戏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建议:

一、强化生存生态,在创新中寻求发展

一是必须继续坚持把政府的扶持,作为戏曲生态良性发展的强大后盾不动摇。二是要反思当下的扶持政策,政府在通过评奖、调演、投入艺术基金等方式扶持戏曲发展的时候,应注意遵循艺术规律,避免因这些扶持而导致大量主题先行、思想贫乏、追求形式的作品问世。三是在扶持中要注重突出戏曲的艺术属性,引导戏曲在创作中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面向观众,在艺术创新中寻求发展,保持地方传统戏曲文化鲜活的生命力。

二、优化文化生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一是把地方戏曲从专业的演出团体里解放出来,推向广大群众,推向农村,面向市场。让戏曲在江苏流布区域的上空,田间地头、城市乡村,到处飘荡着充满纯朴民风的本土特色的腔声。二是把国有戏曲表演团体转化成文化娱乐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转化成能够通过向民众提供文化消费而获取利润的文化企业。三是注意在一定程度上将宣传教育和意识形态功能融入戏曲文化的消费市场,避免戏曲艺术的过度娱乐化和庸俗化。

三、和谐内部生态,建构戏曲审美制度

一是保护江苏戏曲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包括保留语言、民俗、礼仪、节庆等传统元素,使其不被淡化,不被异化。二是鼓励戏曲的创作要尊重大众的审美趣味,创作理念要遵循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段要尊重地方文化。三是搭建戏曲演艺和传播平台,培育观众,优化传播方式,保障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四、重视活态传承,提升戏曲传承活力

一是以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为目标,加强对江苏弱势剧种与苏北部分县级基础薄弱剧团的投入和扶持,对一些小众和濒危的戏曲,更要进行抢救式保护。二是通过搭建适当的宣传和演出平台,增加戏曲演员收入,留住专业的演出人才,并注重师承教育,为江苏戏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持续的人力保障。三是强化戏曲通识教育,把戏曲引入中小学校园教育,在传承戏曲文化的同时,扩大和培育源源不断的年轻戏曲消费群体。

五、强化评论生态,营造戏曲批评氛围

一是加强官方主流媒体中对戏曲的批评声音,起到探索戏曲审美规律、引领戏曲未来发展方向的作用。二是扶持戏曲专业人士创办网络传媒,传播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性的戏曲理论和戏曲批评。三是鼓励戏迷创办戏曲评论网站、博客,发挥其能及时折射出戏曲传承与发展现状的作用,促进戏曲生态宽松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