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8年提案
0081 关于大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建议
日期:2018-01-27 提案者:致公党江苏省委

中医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简便验廉和广接地气的特点,在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能力,推进“健康中国健康江苏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中医药大省,江苏近年来抓住《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出台契机,加强城乡基层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切实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可及性。

同时,如何将一系列政策落到实处,解决基层中医药服务领域存在的普遍问题,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主要是:

1.吸引力不足,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缺失。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医院中医药人才数量不足且学历偏低,高级职称者比例较小。受“看中医要看老中医”观念影响,基层数量不多的青年中医人员也不易受到患者青睐。加之基层中医收入不高、人员编制不足,基层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偏少,在职人员人心不稳。

2.机制制约,基层机构扩大中医药服务基础薄弱、意愿不强。目前中医服务机构补偿机制、定价机制、评价制度尚未体现中医药服务特点。医改后尽管增加了中医药服务收费,但由于基数较低,中医药服务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针灸、推拿等中医药服务项目的价格远低于非公立机构市场价格。基层医院增加中医药服务比重积极性不高,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方面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3.配套不全,医联体等创新帮扶措施较难落地、实效不高。医联体、对口支援等措施还存在合作发展不平衡、双向转诊不畅通等诸多问题。基本药物目录中的部分中药材、三甲医院的特色制剂无法进入基层医疗机构,一些中医药方中的必备药物,仍需到上级医院去开。不少基层机构存在硬件改善、患者寥寥的情况。

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中医药能够在全民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我们建议:

一、实施中医药人才计划,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核心在稳固一大批立志悬壶济世的基层中医药人才。应积极完善和落实基层中医药人员职称评聘倾斜、提高收入分配和拓展发展空间等政策措施,吸引优秀中医药人才扎根基层。依托省内外中医名校、高职高专,选拔优秀基层青年中医,举办研究生培训班,严格考核,培育基层后备中医药领军人才、业务骨干和技能型人才。利用《中医药法》颁布实施的契机,将达到一定条件的师承人员和确有专长人员,补充进基层医疗队伍。放开中医药技术人员在医药机构中执业约束,将长期以来无法真正落地的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先从中医行业进行推动针对基层青年中医人才,采取体现中医特点的专门考核和规培内容。放开中医药优势病种及其适用技术推广的审批许可,在技术培训过程中,充分考虑医务人员的技术资格、学历与职称等条件,保证培训技术学有所用。

二、以需求侧为导向,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供给

在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的同时,应引导其同步提升服务质量,让基层百姓更多地选择中医、就近医治。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自身基础、本地人口结构和常见病特点,发展中医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专科,形成一镇一特色的重点专科。研究居民需求,重点针对治未病、慢病调养、健康养老、妇幼保健,采取多种产、学、研、临床协同,研发行之有效的中医疗法,开发经典名方中药成方制剂,方便基层中医师使用。重点考核县级中医医院中医诊疗技术和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各类中医药服务收入所占比重,支持医院积极开展临床中医药服务,发挥中医药特色。放开中医药传统技术如针灸、推拿等服务价格,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服务运行特点的中医医院补偿机制。配套《中医药法》即将施行之际,抓紧研究制定中医诊所和内部制剂备案管理、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分类考核、经典名方成药确认标准等相关管理和监管办法,以及中医养生保健规范等配套法规制度,坚持鼓励与监管并重,促进社会办中医药机构健康发展。

三、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有实效、接地气的中医医联体

积极创新医联体运行机制、分配补偿机制,加强基层病患档案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积极引导患者分级就诊,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鼓励医联体成员单位加强交流,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合作。畅通医联体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按照尊重患者意愿、推动分级诊治和连续治疗的原则,制定医联体内成员单位患者双向转诊制度和实施细则。积极鼓励发展中医医联体和管理集团,建立基层中医药服务联盟,吸引品牌中医机构到基层开办中医诊所和中医馆等,引导患者正常转诊回到基层中医药机构,尽量在家门口就近“看中医”。

四、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促进基层中医药文化传播

针对中医药养生保健、各地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组织中医药教育工作者和临床专家撰写中医药科普文章和书籍。发挥中医类高校和各级中医院资源优势,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开展中医药科普巡讲。引入民间资源,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方式传播中医药知识,让虚假宣传无立足之地。加强对江苏中医药流派的研究,对涉及中医大家的文化古迹进行抢救性挖掘和开发,开展中医药文化特色小镇的评选活动,对我省中草药资源进行有效保护,适当进行健康旅游开发,使其成为为宣传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