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9年提案
0948 关于在省内大力发展高速公路无感通行的建议
日期:2019-12-05 提案者:尹毅

调研情况:

高速公路“无感支付”是伴随着移动支付而出现的一种事物,目前试点或推广应用的产品主要有广东的“粤高速”、山东的“齐鲁通”等。以广东为例,今年广东全省高速公路基本实现无感支付(扫码付+车牌付)全覆盖。广东共开通无感支付车道约2200条,车主可使用粤通宝、微信、支付宝、银联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高速公路通行费。“无感通行”是在无感支付基础上实现的,实现了支付 “非现金”通行 “不停车”,其技术特征是基于手机APP多模定位技术的“互联网+”应用。无感通行车辆无需停车缴费,同时对车道(ETC、MTC、混合车道)无特定技术要求,做到了更好的兼容性,减少了路方提供服务前的建设成本。

前期在南京长江二桥以及苏嘉杭高速江苏段进行了现场调研,使用“无感通行”的客户在MTC道上的单车通行速度平均提升了接近三倍,已经接近ETC的通行速度,而其综合实施成本和推广应用成本却远远小于ETC。目前,技术上已经将MTC的无感通行技术与ETC打通,不仅提高了ETC车道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提升了无感通行客户的通行速度。据了解,苏嘉杭高速是全国第一家不需要取卡实现MTC和ETC全车道支持无感通行的高速公路,经过几个月的运行,无感通过率达到99.7%,明显缓解了高速公路拥堵问题。另外,“无感通行”借助手机APP(或小程序等互联网+应用)还可以提供的高速公路入口预约功能,可对用户进行交通现状或拥堵预测结果提醒,实现了交通流引导。当用户占有率越来越高时,对解决高速公路入口排队拥堵的现象非常有利。而且,预约数据实时与路方对接,当入口出现或可能到来的大流量时,收费站根据数据灵活调整收费车道的配比,让过站率达到最优。

问题分析:

李克强总理2019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推动降低过路过桥费用。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减少拥堵、便利群众。为缓解高速公路收费道口拥堵问题,交通运输部、各地方政府近几年来先后采取的措施有增加ETC车道覆盖率、取消省界收费站试点、移动支付以及无感支付等。

截至2015年底,全国ETC使用率客车为34%,货车仅为0.3%。目前ETC尚未形成全国“一张网、一个标准、一个平台”,同时ETC车辆需要安装OBU,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成本,制约了降低通行费的进程。2018年12月,江苏和山东、四川和重庆之间进行了取消省界收费站的试点。按照交通运输部总体技术方案,通过发行跨省使用的CPC卡实现了取消省界收费站,但是CPC卡、路侧标识装置增加了建设投入,后续的维护升级也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也限制了降低通行费的空间。

    目前高速公路推广和应用的移动支付方式多为“扫码支付”,即借助微信、支付宝、银联等移动APP通过扫描(或被动扫描)二维码实现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支付。2019年1月24日,交通运输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2019年交通运输部12件民生实事任务清单”,其中包括实现高速公路人工收费车道手机移动支付全覆盖,加快ETC推广应用,同时大力推广手机移动支付,2019年底前实现手机移动支付在高速公路人工收费车道全覆盖。

具体建议:

    我省高速公路通行里程及通行费在全国领先,通过大力发展高速公路无感通行带动全省大数据、物联网发展非常值得关注。大力发展高速公路无感通行,对于江苏来说极有可能达到以下效果:一是在江苏形成全国高速公路通行费的结算地与聚集地;二是在江苏形成全国高速公路的大数据基地;三是在南京周围形成基于高速公路无感通行的人才聚集基地;四是在江苏形成路桥无感通行与车路互联的产业集聚带;五是逐步形成车路物联方面的军民融合典范;六是有可能成为国家车路交互行业标准制定的先行者。江苏在高速公路无感通行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建议尽快加大推动江苏高速公路无感通行试点与运用规模的力度,实现我省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移动互联方面的新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