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加快提升南京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是江苏省委赋予南京的重大任务,是落实中央巡视反馈意见的具体举措,也是新时代南京市必须肩负起的一项重要使命。江苏省委整改措施第一项要求,就是大力推动南京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因此交通引领是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的重要抓手。
2018年下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在交通方面提升南京省会城市功能与中心城市首位度,不仅需要进行重点交通建设,同时也需要“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一流城市交通治理。
问题分析:
从提升南京省会城市功能与中心城市首位度角度,南京城市交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方面,仍然与一流城市方面具有差距,亟需提升,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科学化方面,交通拥堵治理理念与城市首位度建设方向相悖。多年来,从上海、北京、杭州等开始,各大城市纷纷通过限牌方式控制机动车总量,力求治理交通拥堵。但从各地城市实施情况来看,限牌只能暂时缓解交通拥堵,并非拥堵治理根本对策。但是,南京市今年仍然在修订《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时,新增规定市人民政府可以对车辆采取“总量控制”措施。“总量控削”意味着可以实行机动车限牌,机动车限牌同时必须限制外地牌照车辆进入南京,方能实现效果,这对于构筑宁镇杨一体化等区域交流平台而言,限制外地车辆进入与建设包容性的城市首位度建设方向相悖。事实上,交通拥堵具有区域性与时间性等多方面因素,拥堵并非全时段全区域,机动车限牌是简单的“一刀切”式的交通拥堵治理方式,不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交通运输部2016年7月20日发布的《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第七部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一)合理选择交通疏导措施”中就指出:“充分考虑城市人口规模、地理形态、空间布局和交通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引导各地依法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差异化拥堵治理措施。依据城市交通状况,适时研究推进城市交通拥堵收费政策。谨慎采用机动车限购、限行的‘两限’政策,避免‘两限’政策常态化;已经实行的城市,适时研究建立必要的配套政策或替代措施。”
第二,在精细化方面,信号灯、标志标线及电动自行车等常规管理缺失。1.信号灯设置不统一。在南京江宁区、仙林管委会辖区内,少部分信号灯为柱式信号灯。虽然这种柱式信号灯也是信号灯的种,但由于南京市普遍都是悬臂式信号灯,没去过江宁及仙林地区的开车人,对这种柱式信号灯,往往辨识困难。因为这种柱式信号灯竖立在道路两侧,高度不到3米,其信号显示面积比悬臂式信号灯要小不少。导致不少不熟悉这种信号灯的开车人被曝光。且某些路段红绿灯设置也不合理,如上海路不到300米的距离,竟有4个红绿灯。2.标志标线设置维护不规范。部分路口(如黑龙江路与钟阜路口)自西向北左转弯的左转引导线,极易与左转等待区标线相混滑:部分路面修补后,被毁的标线不及时恢复;不少路口缺少空中车道指示牌,当地面车道导向箭头被前车遮挡时,后车往往不知道该往哪股车道里行驶。且雨后地标线几乎看不清,地标线的制作时间不回避行车繁忙时段等。3.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出台后的落实措施缺乏。2019年4月15日起即将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对车速、车身重量、脚踏骑行功能等指标,都做出了强制性的要求。现有南京市内存量超标车如何处理?未来如何执行新国标?未见南京市出台措施、采取行动,如此下去,必然会影响电动自行车的规范化管理,使南京落后于其它城市。
第三,在智能化方面,存在重设置轻管理的现象。1.共享单车二维码上牌效果不佳。南京率先在全国推行共享单车二维码上牌制度并根据总量控制及企业配额实行上牌,推动了共享单车投放管理。但实施以来,因车辆报废、纸质二维码损坏等原因,也没有进一步智能化监管的措施,导致首创的共享单车二维码上牌管理措施效果存疑,也没有有效监管单车企业投放,如据东南大学城市停车云平台实验室监测数据,仅秦淮区哈啰单车数量即达13万余辆,而南京控制总量哈啰单车数量为5万辆;2.新街口违停严管缺乏信息化诱导。南京率先在新街口设置电子围栏对机动车进行管理,并与网约车平台合作约東电子围栏管理范围道路内网约车上下客导致拥堵现象,也同时严格管理社会机动车辆,正式推行以来,产生了较好的拥堵治理效果。但是,严管的同时也应给进入新街口电子围栏管理区域机动车辆提供信息化疏导方式,通过路面信息引导屏播放路外停车场实时空车位信息,以便进入路外停放。但东南大学“挑战杯”项目组同学调查发现,新街口22块停车诱导屏中,有18块屏幕都是坏的,调研发现停车诱导屏损坏主要有下面三种具体情况:①车库企业没有实时接入数据,数据不能动态更新。②设各长期损坏,无人报修。③引导牌根本没有投入使用。类似情况,全南京城市路面停车信息诱导屏没有信息的情况比较普遍,不能发挥作用。
具体建议:
基于上述城市交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的问题,南京提升城市交通治理首位度上仍需努力,特提出以下改善建议:
第一,在交通治理科学化方面,顺应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处理好交通拥堵治理的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关系,依据城市交通状况,适时研究推进城市交通拥堵收费政策,谨慎采用机动车限购、限行的“两限”政策,避免“两限”政策常态化。
第二,在交通治理精细化方面,统一主城区与郊区交通信号灯设置,加强标志标线维护管理,提前布局,落实《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标准,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
第三,在交通治理智能化方面,深化交通新业态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方式,建设全城停车公共停车信息系统,为公众提供清晰、系统停车诱导。
第四,加强隧道内的交通管理,严禁电动车、摩托车在隧道内和高架上行驶。
第五,加强对新街口中心地区乞讨人员的管理,提升南京商圈的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