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9年提案
0551 关于为1型糖尿病儿童提供门诊慢性病基本医疗保险的建议
日期:2019-01-15 提案者:孙子林等14人

调研情况: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起病急,由于胰岛β细胞毁损,自身胰岛素分泌缺如,所以治疗上依赖胰岛素。患儿常常因酮症酸中毒就诊,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容易产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但如果控制良好,可以避免这些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拥有和正常人一样良好的生活质量和寿命。著名的国际影星哈瑞和前美国游泳奥运名将豪尔都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Joslin糖尿病中心有很多1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活到80乃至90岁以上。可是,我国有不少1型糖尿病患儿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小年纪就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我国属于1型糖尿病发病率较低的国家,根据中国十城市1型糖尿病登记管理项目的研究结果,2010-2013年我国1型糖尿病的年发病率为1.01/10万人年(0.18-1.84)0-14岁、15-29岁、≥30岁的发病率分别为1.93/10万人年(0.83-3.03)1.28/10万人年(0.45-2.11)0.69/10万人年(0.00-1.51)[2]。假定近期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无明显变化,则根据2017江苏省总人口8029.3万人来计算[3],每年我省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约810人,其中0~ 14岁新发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约210例。尽管我国目前尚缺乏1型糖尿病患者存活寿限的资料,但我们在临床上很少能见到病程超过30年的1 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假定我国1 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平均存20-30年计算,当前我省1型糖尿病患者的总例数可能在1.6-2.4万左右,其中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约2000余例。这一数字虽然是非常粗略的推算, 但江苏现有1型糖尿病儿童应该不会超过3000人。

真实数据:近期,我们在南壹社(某三甲医院创建的线上线下1型糖尿病管理平台)进行了一项调查。本次调查收集数据77例,其中江苏地区49人,平均年龄12.03岁(年龄最小3岁),男性41人,女性36人。所调查患者中58.44%为学生。尽管政府普及了医疗保险,但1型糖尿病的报销比例却不容乐观。30.43%的患者医疗费用完全无法报销。由于1型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患者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门诊治疗费用占很大的比例,但自就调查结果而言, 53.25%的患者须自行承担门诊用药检查等费用,仅28.75%的患者享受到门诊慢性病保障,其余71.43%未能办理。儿童由于没有门慢,全年只有240元的费用。而农村患者既往全部自费。

问题分析:

1型糖尿病患儿及其家庭不仅承担着生理心理的沉重负担,还需要为经济负担担忧。那些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儿童因为得不到胰岛素等基本的治疗,常常因急性酮症酸中毒或者慢性并发症住院,反而花费更多的钱,雪上加霜,形成恶性循环,正如吴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到的因病致贫返贫家庭。而且等他们成年之后因为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花费更多的医保基金。因此,医保基金前瞻性的用于这些儿童实际上从长远来说是节省基金,更不用说这样的雪中送炭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了。吴省长提到的加大对特困人群的关爱和补助,这些1型糖尿病儿童应该归属这类需要特别关爱的人群。

具体建议:

 本案强烈呼吁给全省所有1型糖尿病儿童提供基本的医疗费用报销。主要包括胰岛素和必须的口服药、血糖监测用试纸、注射针头。这3笔费用在600-1000/月(胰岛素300-500+血糖试纸150-200+针头150-200)左右。如果按照全省2000-3000儿童数来算,每年医保总数3000-5000万元。

此外,呼吁全社会特别是学校要关爱1型糖尿病儿童,避免歧视他们,形成良好的氛围。有些孩子因为怕同学嘲笑不肯在学校打胰岛素,耽误病情,乃至于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孩子都非常聪明和勤奋,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他们会和普通孩子一样拥有美好的健康和未来。让我们的1型糖尿病儿童和他们的父母的愁容变为笑容,我们可以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