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9年提案
0548 关于加强南京城市天际线规划控制的建议
日期:2019-01-15 提案者:朱绍玮等3人

调研情况:

多次赴南京市城市天际线敏感点调研、考察。

问题分析:

城市天际线,是指由城市自然景观和建筑等人工景观形成的高低错落的轮廓线,是城市的“视觉名片”。城市天际线既是城市物质构成的展示,也是城市历史积淀的反映,有着丰富的物质属性与文化属性。城市天际线是一座城市内在文化与外在实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展示,是人们对城市的直观印象,是人们了解城市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情况的重要窗口。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是一座集“山、水、城、林”为一体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长江穿城而过,内外秦淮河、玄武湖、莫愁湖等水系纵横交错;紫金山、老山、栖霞山、牛首山、翠屏山等围城而卧,形成虎踞龙盘之势。同时,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南京市域主要的交通廊道已基本形成。所以南京有条件营造出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天际线,以提升南京首位度和国际影响力。

早些年,由于规划理念落后或制度模糊,在南京的长江岸边及一些水体、山体周边建设了连片的高大建筑物,如奥体滨江公园附近的高档商品房,长江北岸长江大桥附近的商品房楼盘,莫愁湖东侧的高档商品房等区域,形成了“墙壁效应”,遮挡住纵深的景观,严重了影响天际线的美感。因此,对南京城市天际线规划控制提出如今下建议:

具体建议:

一、在长江、秦淮河、玄武湖、莫愁湖等滨水地区天际线的控制及功能布局上,首先应当考虑公众受益特性,因为这些地区是不可再生的稀缺空间,应以规划开发公共商业服务设施为主,便于公众消费休闲,亲近自然;滨水地区一般不宜规划开发居住类的商品房;滨水地区建筑的高度、外形、色彩要相互配合,一定要避免如莫愁湖周边地区连片的高大建筑物。同时,要突出12处天际线上的视觉兴奋点,增加天际线的层次感。

二、在紫金山、老山、栖霞山、牛首山、翠屏山等山体周围,建筑物的高度不能过高,尤其不能超过主峰的高度,这样会使得山脉特征变得不明显,影响天际线的美感;在较为低矮的山峰周围的建筑,应当尽量超过山峰的高度,但超过的幅度不宜太大,大致控制在1/3左右。

三、在城市的交通廊道两侧也是城市天际线规划控制的重要区域,如南京的“井”字形快速内环及主要的进出城通道等两侧宜规划建设办公、商业服务、酒店等业态设施,应重点关注建筑与开敞空间的控制,体现城市天际线的节奏与韵律。不宜开发居住类商品房,减少交通及人流对居民的干扰。

四、由于旧城改造,南京老城区内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而当时对于建筑高度的控制标准不严,导致了老城区内建筑高度杂乱无章,严重影响了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的城市形象。对于这些片区,应进行降高处理,使南京老城区内的古城墙、古建筑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以打造具有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老城区天际线。

五、建议成立有广泛代表性的“南京城市天际线规划委员会”,由专家、学者、市民、职能部门人员组成,为南京城市天际线规划出谋划策。

六、建议结合大数据,建设三维智慧规划系统,建立可视化城市天际线动态数据模型,对南京建筑空间形态进行控制、优化和调整,对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并可将简单、直观的模型展示在市民面前,让市民更多的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共同做好南京市城市天际线的规划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