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9年提案
0354 关于以特色农业为支撑的特色小镇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建议
日期:2019-12-06 提案者:陈发棣

调研情况:

在省九三重点调研课题支持下,对我省代表性特色小镇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问题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中,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特色小镇和田园乡村在全国蔚然成风。其中,以特色农业为支撑的特色小镇和田园乡村建设凭借其平台优势和政策优势成为试点地区最主要、也是最广泛的开发模式之一。江苏省在这些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成为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但随着农业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的涌现,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存在一哄而起、有规划无特色产业、产业重复、资金约束、非农用地短缺、人才缺乏、或者无规划而房地产借道而行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特色农业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的发展。

具体建议:

为推动农业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建议:

1.需要对以特色农业为支撑的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进行理性化认识和规划

(1)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自身特色资源,走多元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在田园乡村建设中应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同时尊重乡村特有的田园景观、传统建筑,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适当改善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特色田园乡村品牌形象。

(2)以特色农业为支撑的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应当协调发展、有机融合。二者在农村一二三产业上可以做到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生态产业链。特色田园乡村多侧重于一二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特色农业小镇的发展提供基础;而特色农业小镇则侧重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加工制造、电子商务、旅游业等,带动特色田园乡村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链循环。

2.应该分区、分类、分阶段精心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项目和地区进行重点培育

首先在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上不能盲目逐级下派创建特色小镇数量指标。而是应该分区、分类、分阶段精心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项目和地区进行重点培育,尤其是大城市周边。相对落后地区可以适当多考虑具有区位和特色产业资源优势的建制镇进行更新打造。地方政府不能将特色小镇或田园乡村作为争取有关部门资金的手段,而忽视对建设内容、主体、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和引导。在金融支持上,建议前期中心放在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上,对一些特色产业的农业生产企业提供经济支持,而不是仅仅把资金投入到少数几个大的农业企业,把特色产业真正的发展起来,特色小镇或特色田园乡村就自然形成。

 3.积极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深挖远郊健康养老和文创旅游潜力

(1)特色农业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的发展依赖于农业集中化和规模化经营,“三权分置”等土地制度,可以促进土地利益分享和使用的多元化。其中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发展可以在不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的情况下,允许农民把土地作为股份参与到特色农业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的发展中来,框定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使农民能按入股比例持续分享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

(2)人力方面的约束主要是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和人才流失。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对农业失去兴趣,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由于基础条件等因素落后,农村地区往往也留不住人才。而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特”在创新,创新要靠聚集人才。在注重软硬件配套的同时,特色小镇与田园乡村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吸附能力对于吸引人才也极为关键。从这个角度讲,最具成长潜力的特色小镇与田园乡村是一二线重点城市远郊或周边的卫星小镇,这些小镇有大城市购买力的溢出效应,或者有产业导入支撑,围绕这些资源,并且结合现有的产业要素基础,特色小镇可以在健康养老服务、文创旅游等题材上深挖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