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9年提案
0312 关于切实规范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行为, 营造校内、校外、家庭教育新格局的建议
日期:2019-01-14 提案者:致公党江苏省委

调研情况: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却令人忧虑,“减负”政策让学生的在校负担越来越轻,而随之而来的校外培训热潮却引发了诸多问题:

问题分析:

1、学生校外学业负担过重。据扬州市问卷调查显示,除在校学习以外,97.5%的学生参加校外学科知识培训,76%的学生周末补习三门以上学科。学生课余时间几乎全部被作业或补课填满。50%的小学、初中、高中同学认为课外辅导对成绩提升帮助不大,85%的大学生认为参加辅导机构对学业提升几乎没有帮助。

2、家长普遍呈现情绪焦虑。问卷调查及座谈交流发现,家长群体焦虑情绪普遍。一是体现在对未来的焦虑。家长攀比和盲目跟风的不理性思维助长了补课热潮,有46.4%的家长认为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课,不补不放心。二是体现在费用负担焦虑。32%的家长认为培训费用过高,一些学生在培训机构所花费用年高达11万元。

3、校外培训机构运行混乱。准入规范标准不明确,注册登记简单化。调查发现,59%的同学认为校外培训机构的授课内容比学校难,存在过度、过量、过重学习状况。少数培训机构和某些学校间存在“学习内容——考试内容——班类选拔”相结合的利益链条。

4、校内管理机制有待优化。一是根据“减负”政策规定小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很多学校下午3:30就放学回家。由于课外时间的空余,直接导致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兴起。二是大班化教学难以兼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三是极少部分公办教师存在有偿家教及培训机构代课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哄抬了校外培训市场热度及物价。

具体建议:

为此,建议:

1、学校教育“强势回归”,带动全社会教育生态优质化。

(1)合理规划在校时间,降低单日强度、延长时间宽度。据了解,56.3%的学生希望能延长在校学习时间,周末或假期能适当在学校学习。建议适当延迟上学时间,在保障学生足够睡眠的同时,推后下午放学时间,以保证在校的教学时长。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进行个性化规划。调查中发现,吸引学生到培训机构上课的原因中,87%的同学认为在辅导机构的小班里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建议学校要加快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寓教于乐,遵循儿童天性,促进学生快乐学习。政府加大投入,在财政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增加教师编制,探索班级授课制+小班化辅导相结合的制度。

(3)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降低择校热。努力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办学差距,统一教师编制标准,按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生师比目标值核定中小学专任教师数强化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优秀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公开化。统一高中招生平台,初中探索实行面试、免证入学政策。

(4)建立以师德师风、文化成绩为核心的教师综合考核激励机制。建议在适当提高公办、公聘教师待遇的同时,建立以师德师风、教学成绩为核心的综合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家长评价及所带班级文化成绩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以明确的考核导向树立教师队伍的核心价值。

2、完善市场监管机制,促进校外培训“合理发展”。

(1)明确职能定位,严格资质审查。要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标准,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各类培训的教学计划、教学用书、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收费标准等进行明确和细化,要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建立负面清单制度。

(2)促进转型升级,提高施教品质。政府要引导培训机构在提升教学、教务和教学服务水平上转型升级,提升服务的高标准。同时,鼓励培训机构向规模化发展,建设标准化的教程库和题库产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更新迭代。重视与家长的交流和反馈,根据家长和学生需求调整升级相关课程内容。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师资力量的管理、培训和提升,严格凭证上岗,完善教师培训和提升方案,努力促进培训机构教师培养机制的发展。

(3)精准施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严格落实《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文件要求,建立和完善精细化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将对培训机构的管理“回头看”常态化、日常化,通过服务平台及时对社会公示。加强教学内容监管,将培训机构实际使用的教学用书纳入教材监管范围,严厉查处“超范围培训”现象。严防整顿后部分进入“白名单”的合规培训机构,以“办学条件提升、师资力量提升”等为由借机涨价。

(4)重视评价引导,严惩违规行为。重视教育评价对教与学的影响,特别是在中考、小升初试卷的命制中,严格内容把关,坚决禁止利用超纲考题来选拔人才的机制。建立对培训机构发展的评价引导机制,制定不同星级标准的规范要求,引导培训机构的办学方向。评选出办学规范、治学严谨、收费合理、群众满意的优秀培训机构,颁发星级证书,用典型示范引领发展。

3.实施新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一是建立中小学生家长学校。家长学校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兴办,设置比较稳定的教师队伍,开设系统的教育课程,定期组织培训,定期开展讲座。二是推进新家庭教育实验活动。新家庭教育强化用科学的理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坚持以立德树人,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从知识学习、品德塑造、能力锻炼等方面教育和引导孩子。三是重视发挥学校家长会功能。一直以来,学校家长会主要承担着宣传学校、指导家长支持配合学校的功能。要创新家长会的形式,通过大会以及家长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家长需求,为家长释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