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一、碳纤维是国家先进战略性材料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碳纤维的微观结构类似人造石墨,是乱层石墨结构,在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碳纤维有众多的优点,如密度低,强度、模量高,另外导电、导热、线膨胀系数低、X透过性高,耐腐蚀、耐高低温,正是因为碳纤维有如此多的优点,使其具备了广泛的应用。
在国家层面上“十三五”规划及“中国制造2025”,都把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一月份召开的国家科技大会上,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连理工大学主持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两个和碳纤维相关项目都获得了一等奖,可见国家的重视。国务院副总理牵头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发布《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7)》、《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方案》和《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建设方案》等政策,其中都明确提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相关产业的鼓励措施!
碳纤维产业经过了30多年的攻关,我国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并在某些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而且目前在厦门、威海、宜兴、连云港等地,已经初步形成碳纤维产业的聚集区。
二、碳纤维应用广泛
碳纤维应用广泛,可以用于运动休闲、建筑加固、电子电气、医疗器械,航空航天、汽车和轨道交通、风电、压力容器、船舶、石油开采以及其他工业领域。可以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碳纤维都可以用到。而在全球范围内,2016年的标志性事件,就是风电的用量取代航空航天成为碳纤维应用最多的领域,说明工业领域的应用异军突起。在未来数年内,碳纤维复合材料将不仅在航天航空、体育休闲等传统应用领域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在风力发电、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工业机器人等新的应用领域迎来爆炸式的快速增长。
因此,如果把握好碳纤维产业的发展趋势,打造好的优势产业或企业,可以为未来的发展取得先机。
三、连云港发展碳纤维产业的优势
连云港在碳纤维产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中复神鹰作为国内发展出类拔萃的企业,2017年碳纤维产量超过2500吨,2018年碳纤维产量超过3000吨,占国内碳纤维总产量近半数,而且中复神鹰的产线的设备相当一部分是自主研发,因此产线成本较低,且为下一步扩产打下坚实基础。目前碳纤维T700级别的千吨级产线已经运行多年,具有较高的成熟度,T800级别的百吨级产线也已经正式投产并实现产品销售。中复神鹰在碳纤维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牵头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下一步万吨级的发展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中复碳芯、神鹰自行车等企业在碳纤维下游的应用也有一定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连云港所在的东部沿海是我国三大风场之一,连云港也有多家风电相关企业,一旦国内风电企业突破碳纤维应用的技术壁垒,其应用更是不可估量。同时连云港还承担国家工业强基工程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试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的建设,为相关上下游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
连云港所在的江苏省是我国工业基础较完善的地区,有着良好的电子、工业装备生产能力,以及产业工人及技术人员,同时也是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比较早,产业基础比较好的地区。
四、连云港其他方面的优势
连云港,唯一中国东部,是江苏省下辖地级市,从地图上看,恰好位于大公鸡的脐部。连云港古称“海州”,海域6677平方公里,海岸线212公里,其中40公里岩基海岸线为江苏独有。因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又因海港,得名连云港。位于中国沿海中部,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下辖东海、灌云、灌南三县和连云、海州、赣榆三区、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连云港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国家东中西区合作示范点、上海合作组织出海基地、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东海水晶之都。连云港是《镜花缘》、《西游记》的文化起源地,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拥的城市。连云港港是全国十大港口之一。
连云港经济开发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基础完善、配套设施健全,在全面200多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前列。同时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如生命健康、临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而新材料产业尤以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为特色。
连云港作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海、陆(公路、铁路)、空交通齐全,来往便利。目前北京到连云港的高铁已经于2018年12月开通。随着连淮扬镇、连盐通沪等其他几条铁路的陆续建成,未来几年,以连云港为节点,将会形成发达的铁路网络。
五、江苏在碳纤维产业的优势
连云港所在的江苏处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具备良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而且江苏也是我们碳纤维产业发展比较早,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碳纤维产业基础比较好。江苏省有着比较好的碳纤维产业基础,碳纤维企业中有名的如连云港中复神鹰、镇江的恒神、常州中简等,复合材料有江苏澳盛、宜兴天鸟等。而且碳纤维的下游利用也具有前景,江苏沿海地区是我国三大风场,最近几年风电发展迅速,碳纤维在风机叶片上量也很大,但目前主要是国外的企业在用,国内的企业受制技术问题,还没有形成规模。包括其他的应用汽车、电子产品等,江苏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江苏省是我国工业基础较完善的地区,有着良好的电子、工业装备生产能力,以及产业工人及技术人员,同时江苏也是我国教育大省,每年培养了众多人才。这些都可以满足碳纤维产业的高技术特征,并提供很好的条件。
问题分析:
连云港和江苏目前碳纤维产业在国内有一定的优势,但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虽然本地区碳纤维产业比较全,但是分散各地,相互协作不多,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因此选择连云港地区作为碳纤维发展的重点示范基地,对江苏乃至全国的碳纤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碳纤维产业从上下游来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石油的炼化,原丝合成、碳化、中间品制造、到下游应用,涉及到化学、电子、机械等众多领域。就碳纤维本身,从石油裂解到单体属于石化产业,从单体合成到原丝制备,属于化工纺织,而预氧化和碳化,也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又涉及到重大装备、控制系统的突破。在江苏其他地方,无法满足碳纤维从前到后整个生产链的条件。而这些和连云港临港产业的战略发展是基本一致的,特别是配合徐圩的大化工、石化炼化一体项目,将会在连云港地区形成碳纤维产业链。
江苏的碳纤维产业虽然比较全,上下游产业链比较齐备,但是分散各地,相互协作不多,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在连云港形成中复集团为代表碳纤维上下游企业如神鹰、碳芯、连众等,具备一定的优势。如果在连云港地区打造碳纤维产业基地,有利于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动行业的发展。碳纤维产业链,其中重要的是应用端的崛起推动,而对于一个企业很难做到和做好全产业链,但对于一个地区,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布局整个产业链。这对于推动江苏乃至全国的碳纤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建议:
1、请国内行业专家把脉,探讨连云港碳纤维产业基地建设的可行性,措施、方案等。
2、成立相关产业发展基金,推动产业的发展。
3、成立碳纤维产业园,吸引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链企业进入,特别是吸引一些小企业、研发型企业进驻,使整个产业形成有活力的发展态势,通过市场形成上下游比较完善配套产业。目前连云港地区的碳纤维及复材企业都是大企业,特别是以中复集团为代表上下游企业如神鹰、碳芯、连众等,大企业有有大企业的一些优点,如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但光大企业,就会有一些大企业的缺点,如效率低等。而产业链的发展,需要众多的相关的小企业,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小企业。
4、成立碳纤维产业研究院及碳纤维产业展示馆,对产业链上相关节点进行研究,并形成自己的特点,进行产业政策和技术研究,形成常设论坛,或进行碳纤维技术人才培训。
5、人才吸引:碳纤维是国家战略性材料,既然如此,从事碳纤维产业相关人员,还是需要一定技术水准。同时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是一个实践性相当强行业,需要相当的经验。同时碳纤维的应用,不同领域跨度相当大,所以碳纤维的应用是典型的复合型。因此要想实现碳纤维应用的突破,有的时候是需要碰撞火花的。而这一切闭门造车,困难很多。如果形成一个人才密集地,既有比较宽松的氛围,又有交流和创新的气氛,还可以有适当的指导,那么就会更容易取得成绩。而要形成这种状态,不仅需要产业的聚集,也需要对人才引进有一些好政策,并去掉一些科技人员头上的种种束缚(这一点最近江苏出台的科技改革30条可以参照)。
6、针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和企业,可以通过创业大赛的方式引进,这样更具备针对性。
7、倡议在江苏成立碳纤维产业联盟,整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研究所,更好的为产业服务,促进江苏省碳纤维产业的更大进步,建议联盟常设机构放在连云港。
8、要想是碳纤维产业在连云港更好发展壮大,需要当地政府切实的做好配套的硬件设施和政策措施。特别是以连云港开发区为代表,专门成立新材料产业招商局,针对开发区高性能纤维产业链积极招商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