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加快构建苏北对内对外快速铁路网络,是补齐全省铁路发展短板的重大举措,而加快连云港快速铁路的规划建设,又是撬动苏北区域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的重要支点。目前苏北在建铁路有连淮扬镇铁路、连徐高铁等国铁干线,“十三五”末快速铁路网基本形成。但苏北区域客运对外通道功能和布局还有待完善,扇形放射状高速客运通道格局尚未形成,给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带来挑战。聚焦短板和薄弱环节,着眼长远高质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苏北高速铁路网。
问题分析:
一、连云港快速铁路网规划建设的主要问题
到2020年,全省铁路建成里程将达4067公里,其中时速250公里以上铁路1650公里,占比40.5%,而届时连云港市铁路运营总里程为396公里,其中时速250公里以上客运专线102公里,占铁路运营里程的25.7%,时速350公里仅有连徐高铁一条,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既有铁路规模较小,对外客运通道尚需完善
既有铁路规模较小,对外通道较为单一,高速铁路比例不高,与群众快捷、舒适的出行需求存在差距。一方面,随着客货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未来新线的建成投产,既有陇海铁路运输负荷将进一步提高,地区内各区间能力将达到饱和;另一方面,由于既有对外通道难以满足北向、南向的客货运输需求,市场竞争力较弱,使铁路客货运市场份额难以提高,不利于铁路可持续发展。
2、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对外客运通道仍不十分完善
一是缺少至西北方向的高铁或城际通道。从在建及规划线路来看,青岛以远、郑州以远、南京以远、上海以远四个方向已经实现,连云港地区向西北方向的高铁和城际通道还是空白。二是既有及部分在建铁路技术标准偏低,难以满足快速客运需求。青盐铁路由于开工建设较早,设计速度为200公里/小时,相对“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通道中的其他线路,技术标准偏低,不能支撑沿海经济发展及其在“一带一路”发展愿景中的地位。
具体建议:
二、对构建和完善苏北高速铁路网的的建议
(一)加快沿海高铁连云港至盐城段的规划建设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沿海通道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骨架中的“一纵”,其中连云港市境内的青连和连盐铁路(现已合并为青盐铁路),二者均为客货共用、按200公里/小时速度设计建设。我国东部沿海连接胶东半岛和长三角地区,沿线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人员交流频繁,旅客运输需求旺盛,与其它类似地区高铁项目相比,200公里/小时速度明显偏低,与地区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不相适应,难以满足沿线旅客高速便捷出行的需要。规划建设时速350公里/小时的沿海高铁,与盐通铁路标准保持一致,实现国家沿海高铁通道等速连通,更好地承接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进一步凸显“高铁效应”。沿海高铁连云港至盐城段已被列入《江苏省“十三五”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三纵四横”铁路主骨架网布局和《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2018-2035年)》2021-2035年新开工项目。建议将沿海高铁连云港至盐城段列为国家和江苏省“十四五”期间实施项目。
(二)加快连临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
京沪辅助通道、沿海通道作为国家两大纵向通道,由于缺少相关连接线,路网的布局缺乏机动灵活性。新建连云港至临沂高铁,开辟东部沿海城市与京津之间交流新通道,是连云港实现北京3.5小时交通圈重要通道,亦形成青银通道济南以西沿线地区与江苏沿海、上海地区快速客运新通道,是京沪辅助通道和沿海通道两纵高铁通道间的连接线,是灌云、灌南、涟水、响水、滨海、阜宁、射阳等苏北地区沿海各县连接济南、京津冀方向的便捷通路。新建连云港至临沂高铁不仅可以缩短鲁南地区与苏北沿海地区时空距离,促进苏北、沂蒙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作为苏北沿海地区沟通鲁南与长三角区域重要通道,可以实现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与“一带一路”的战略贯通,使之成为“一带一路”桥头堡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支撑。连云港站、鲁南高铁临沂北站目前均预留连临高铁引入条件,连临高铁被列入《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建议将连临高铁列入国家和江苏省相关规划,并立即开展前期规划研究工作,争取“十四五”期间建成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