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近年来,国家明确要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生态文明建设,优化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尽可能减少货物公路运输量。目前,我省货物运输高能耗、高污染的公路货运仍是主体,占社会货运总量的54%,铁路货运量和周转量仅为3%。在适宜铁路的矿建、散杂货、石油、天然气及制品等大宗物资运输方面,铁路也仅不到6%,还大有潜力有待挖掘。
问题分析:
从全省普速铁路运行情况来看,除京沪、宁芜铁路运输能力较为紧张外,其他线路能力尚未能充分利用。其中,新长铁路、宿淮铁路尤为突出。该两条铁路均为国铁Ⅰ级,单线(预留双线条件),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新长铁路2005年4月1日全线正式贯通、纳入全国铁路网运营,设计年货运量2000万吨;宿淮铁路分别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开通货运、客运列车。目前,新长铁路江北段开行客车8对,货车10对,区段货流密度500万吨左右,通过能力利用率90%;但苏南段受限过江轮渡能力,仅开行7对货运列车而没有客运,区段货流密度350万吨,通过能力利用率仅25%,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的作用。宿淮铁路原本定位主要是华东煤炭运输通道,由于淮北煤炭资源枯竭,目前仅开通3对客车、1对货车,运输能力极大闲置,造成一定浪费。
具体建议:
目前,加快宿淮、新长铁路扩能改造建设十分必要:一方面,运输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形势下,要求苏北货运铁路加快扩能。宿淮和新长铁路是我省苏北地区重要的货运铁路,更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长三角~西北通道中“三门峡经禹州至江苏沿海港口铁路”(即媒体所说的三洋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苏北铁路货运网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苏北地区相关的货运量将显著上升,但目前由于宿淮、新长铁路这两条线路技术标准较低,运输能力较小,难以承担铁路货运干线的职能,亟需加快改造。另一方面,扩能改造后,也可充分利用富裕能力,开行市域市郊列车,促进各城市功能集聚和一小时通勤圈构建。
因此,建议省铁路办牵头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衔接,充分抓住当前国家进行运输结构调整、提倡“公转铁”的有利形势,尽快开展宿淮、新长铁路的扩能改造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