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南京市鼓楼区天目路、颐和路、武夷路等老城区街坊路,位于民国建筑遗存和名人故居保护区,在周末和节假日、上下班高峰期、学生上学和放学时段,因机动车占道停车而造成的拥挤堵塞现象十分严重,时常有人用板凳、桌椅等占据道路两旁停车位,在交通紧张时段随意收取停车费,由此而引发的矛盾纠纷经常发生,附近居民意见很大。
问题分析:
窥一斑而见全豹,南京市老城区街坊路(小区路)大多受传统空间格局的限制,道路狭窄、交通容量有限,且受历史风貌保护等因素制约,很难对其进行彻底改造,随着私家车的普及,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困扰周边居民的焦点问题。
具体建议:
为推动解决老城区街坊路交通拥堵问题,创造一个更加有序、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针对老城区街坊路因停车、车辆及行人滞留造成的拥堵问题,建议由南京市交通会同城管等有关部门进行一次专题调研,深入查找问题症结,摸排清楚相关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
第二,建议区分老城区街坊路不同情况,因路施策解决拥堵问题。比如,对老城核心区重要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坊路,坚持保护优先,尊重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有计划地打造一批示范性的步行街;对交通负荷沉重、拥堵情况严重、附近居民意见很大的地段,从以车优先转变为以人优先,进一步改进道路单行线、双行线的设置,规定高峰时段不准占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停放车辆,对违反规定的加大处罚力度,远期逐步取消路边停车;对拥堵情况相对较好地段,实行停车位按不同时段实行不同收费标准,适当提高热点时段的停车收费。
第三,建议用科学手段完善道路交通管理,改善道路拥堵问题。要大力推广使用信息化技术,搜集整理老城区街坊路不同地段、不同时段的交通信息数据,建立数字化的分析模型,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要利用电子技术实时监测易堵街坊路的交通状况,让司机及时了解哪些路段拥堵要考虑绕行。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中小学校门前的交通,除了加强交警引导外,建议交管部门要规划和开辟家长接送车的行驶线路和停车区域,使学校门前的交通有序、通畅。
第四,建议通过社区发动群众参与共同治理,自觉维护街坊路交通秩序。借助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发挥老城区街坊路周边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制定小区居民交通行为规范和停车管理规定,加大小区交通环境宣传整治力度,发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监督管理,自觉维护小区街坊路的交通环境,合力创建文明交通示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