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9年提案
0042 关于提升江苏工业设计水平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日期:2019-01-12 提案者:陈华

    调研情况: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设计从鲜为人知到受到广泛重视,从跟随模仿到创新赶超,在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成为实现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江苏强大的制造业为工业设计提供了广阔空间,全省将在“十三五”末建成10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0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全省工业设计产业增加值将突破1000亿元。

问题分析: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品质活动。江苏工业设计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标先进地区差距较大。在国内,广东在全国率先制定出与国际接轨的工业设计职业标准,率先开展了国家认可的工业设计职业资格评定工作,建立了工业设计成果评价制度等。比较而言,我省在工业设计上的政策扶持和系统组织的力度多有不及,不利于创新驱动和企业的转型升级。二是对设计引领创新的认识不够。工业设计是带动江苏工业经济由“制造”走向“创造”“智造”的重要环节。通过创新设计可赋予产品和服务更丰富的物质、心理和文化内涵,满足和引领市场和社会需求,提升价值,提升地区和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的共识和社会氛围还有待加强和营造。三是工业设计融合发展平台建设需进一步提升。政府部门在相关平台搭建上力度不足,引导不够。尚未组织建立开放共享的行业数据资源及基础数据库,在设计标准体系建设、设计工具研发组织工作等方面相对滞后,不能为量大面广的中小微设计企业提供设计成果转化支撑服务。在工业设计园区的特色的打造上还不够明显。四是企业对自主设计和技术创新领域投入不足。工业设计服务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服务领域单一,制造业企业在工业设计方面投入不足,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设计的产品不多,普遍面临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压缩,生存发展挑战严峻,领军型工业设计企业培育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造业提质增效。

    具体建议:

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促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把“江苏创造”打造成闪亮的江苏新名片。为此建议:

1.建设长三角重要的工业创意设计中心。提高工业设计在创新发展中的地位,以工业设计的“赋值”能力,拉动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促进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到2020年,集聚一批以工业产品设计为主导的设计创意机构;建设一批发展工业设计产业的创意资源集聚区;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工业设计机构;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环境,推动全省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内工业设计水平较高、区域品牌影响力较大、辐射长三角的重要工业创意设计中心。促进江苏制造在核心技术、工业设计水平两个层面的厚积薄发,赢得优势。 

2.推动工业设计提质增效破解瓶颈。政府出台支持和补贴政策,助推一批龙头企业组建多产品综合工业设计中心,严格按国际创新理念设计中心的细胞单元,不断地为产品开发提供设计灵感以及新鲜思路。集中打造一批创新设计服务平台,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精准度。以工业设计和PSSD(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为突破口,完善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机制,构建“设计+研发+用户体验”的创新设计体系,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和企业转型升级难题,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设计业务,推进设计文化的对外输出,提升我省工业设计的国际竞争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3.推进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建设。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产品的质量不再是主要矛盾,抢占市场,获胜的关键在于工业设计的创新,在于其能否引导产品发展潮流。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全国设计创意类园区突破1000家,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园区超过50家,我省要加强工业设计产业链整合和互联网平台融合展开运营服务,着力打造一批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强化入园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构建园区完整工业产业设计协作链,以打造品牌园区、组织品牌活动、培育品牌企业为主要抓手,扩大工业设计的规模和业界影响力。

4.大力推进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在“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篇“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部分,明确提出“设立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2018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工作指南》(工信部产业〔2018〕123号,以下简称《工作指南》,提出建设工业设计研究院总体原则是“先建设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后认定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我们需采取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按照《工作指南》提出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工作步骤和指标,尽早建成。将其作为政府实施“工业设计科技促进”专项计划、推进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发展的促进机构,最终将研究院建设成为开放共享的研究开发平台、协同高效的成果转化平台、产学研联动的人才培养平台、支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

5.构建高质量的工业设计人才支撑体系。工业设计是一个为国家、企业创造知识产权的“黄金水道”。谁拥有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利用工业设计把握21世纪”,人才是主体、是关键。在消费者逐渐步入理性、品质生活的新时代,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要想依靠“丑陋”的产品赢取“上帝的芳心”,这就需要造就一大批工业设计方面的人才。一方面要用国际化的视野推动工业设计人才的引进和集聚,另一方面,发挥江苏科教大省的优势,依托江南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江苏有17所之多)设立了工业设计或产品设计专业院校,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培养对口专业人才,建立“适销对路”的人才互动良性成长机制,推动工业设计教育从注重专业人数的不断增加,转而注重制造业的理解和重视,提升江苏工业设计的层次。

    6.加大工业设计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当前,要把工业设计作为一项创新实践活动融入国家经济社会体系去研究和推广。积极对接国际性、全国性赛事,有针对性地举办工业设计大赛或会展。设立“江苏杰出工业设计”奖项,鼓励以经济价值为中心,立足国情省情和工业发展实际,产出有市场价值的成果,扩大工业设计影响力的同时,不断理解设计,提高设计。定期举办“工业设计产品展示周”活动,让人们走近工业设计,体现工业设计让生活更美好,工业设计就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