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太湖蓝藻问题是国家关注、人民关心、江苏省的代表性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是评价江苏省水环境治理成就的关键问题。太湖地区是我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知名度位居全国所有大型淡水湖泊之首。太湖由于富营养化而出现蓝藻水华,近些年蓝藻爆发不断。国家高度重视太湖治理问题,太湖的动向成了评价江苏生态及环境治理成效的标志性事例。从国家领导人、生态环保部到一般居民,都非常关注太湖治理的问题。可以说太湖既是“水韵江苏”的代表性湖泊,同时由于富营养化治理的长期性,也成为江苏水环境治理的软肋。
问题分析:
太湖流域横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资源共享和责任分担的机制并不明确。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太湖的水资源越来越重要,上海、浙江都加大了从太湖的取水用水,而江苏加大投入强化引江济太、流域污染控制等工程。由于太湖的流域、水面大多数属于江苏地界、水源也大多数来源于江苏,江苏的污染治理投入最大、责任最重。虽然十年以来全国在太湖治理中已投入近2000亿的资金,但近几年太湖水质反弹、水华面积高居不下、东太湖也开始出现蓝藻水华。无论是从问题原因分析、环保督察还是公众舆论,江苏省都处于风口浪尖的地位。而实际的原因可能与一些自然现象、各地用水、引水等等行为相关。为了避免责任不明的问题,江苏省应该在管理上有所作为。
主动公开江苏省太湖治理的各项措施、重大项目、监测数据既有利于社会各界了解江苏的治理行动也能为太湖的各种变化提供客观的基础数据。太湖流域管理局虽然颁布太湖公报,但是只限于太湖水质、蓝藻生物量以及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质数据。而江苏省在太湖治理方面采取的治理措施、治理工程以及江苏省域内主要河道、主要水面的水质、蓝藻生物量的数据并不体现。这就造成了社会公众并不了解江苏省在太湖治理方面所进行的大量投入和开展的大量治理工程的问题。
具体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江苏省颁布《江苏省太湖治理蓝皮书》:
蓝皮书的内容可以包含太湖流域主要河道的水文水质数据;江苏所掌握的太湖水质、藻类生物量的数据、江苏省所开展的引水、取水水量数据;江苏省所开展的治太项目进展以及蓝藻打捞、生态清淤、调水引流、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情况;对于太湖水质、蓝藻、水华的变化及问题及时给出权威的分析观点。
蓝皮书可以有政府部门牵头,组织权威研究机构进行编制、每年发布一次。
蓝皮书的公布即可主动地向社会各界公布江苏为太湖治理所作的各种努力,及时表达江苏对太湖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客观观点,也能为客观分析太湖流域及太湖发生的各种变化提供基础性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