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0年提案
0724 关于加强我省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监管的建议
日期:2020-01-16 提案者:崔志明

调研情况: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高值医用耗材已被广泛运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保健等领域中,在给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其高昂的费用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这一问题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治理高值医用耗材的改革方案》。会议指出,高值医用耗材的治理关系着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负担,要通过优化制度、完善政策、创新方式,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完善全流程监督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和医疗服务执业环境,推动形成高值医用耗材质量可靠、流通快捷、价格合理、使用规范的治理格局。因此,如何加强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和使用的监管,确保患者获得质优价廉的高值医用耗材,是医药管理部门当前工作重点。

问题分析:

1、高值医用耗材命名与编码系统混乱,同种产品在不同部门、厂家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命名与编码系统不统一,造成临床使用目录、医保报销目录与物价收费目录之间衔接不畅。

2、阳光采购平台软硬件设施难以满足集中采购的技术要求,平台信息公开功能和动态调整机制不完善,降低了监管的工作效率和透明度。而且医院HIS系统尚未能与医疗保障局进行对接,不能动态掌握耗材的采购、使用和计费等信息。

3、省医保局进行医院高值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品种没有实时监测平台,仅依靠医疗机构的阳光采购平台,但该平台的录入往往不能实时,均为月中或月底补充录入。

4、标外高值医用耗材层出不穷:目高值医用耗材遴选来源于2014年江苏省高值耗材的省六大类(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电生理、起搏器、神经外科和眼科)。各大医院遴选后发现很多耗材落选,虽然经过江苏省两轮的标外耗材备案,但是本期的省招标目录仍不能涵盖所有临床需求的高值耗材,部分耗材尚未纳入招标范围。特别是省六大类高值医用耗材招标已经5年,部分落后的耗材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求。

具体建议:

1、在高值医用耗材规范命名的基础上,探索并完善高值医用耗材编码系统,建议将产品材质、规格、品牌、有效期等信息纳入到编码系统中,开发全国范围内统一的高值医用耗材编码系统;

2、进一步构建绿色环保的采购和监测网络平台,提升高值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3、加强监管部门与医用HIS系统进行实时无缝隙的对接,对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全流程监控,包括采购、入库、储存、领用、记账、使用监控、追溯等全流程都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做到监管无死角。

4、发挥医院自身的监管作用:院科两级层面加强对高值医用耗材合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点评;加强医院高值医用耗材品种的遴选和动态管理,例如对于同类耗材尽量选择价格更低、性能稳定的国产耗材进行替换;进一步规范医疗诊疗行为过程中高值耗材的使用标准和流程;对于正在使用的标外高值医用耗材,医务科和设备科应组织临床科室讨论是否将该类耗材通过替换为同类或者类似的标内耗材。如果标外高值耗材无法替换且必需使用,科主任必须写出详细情况说明,并争取省医保局备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