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从我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情况来看,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占比增长至45%左右,新兴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先进制造业占全省制造业比重持续上升,多个细分行业发展水平领先全国。省里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根据省工信厅编制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实施方案,13个产业集群的龙头骨干企业大约有315家,但其中仅有约1/4在A股上市。
从资本市场服务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作用看,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是整合传统行业资源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例如我省舜天船舶同步实施破产重整和重大资产重组,淘汰了船舶业务落后产能,注入江苏国信集团火电和信托两大核心资产,恢复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激发了国资活力。苏州盛虹集团是中国五百强民营企业,2018年成功将旗下化纤资产通过重组东方市场上市,抓住市场发展机遇。
问题分析:
我省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占比最高,达到74%,包含了制造业的几乎所有行业门类。但是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还不高,产业结构、盈利能力以及对产业链的带动效应还不突出,集中表现在:一是缺少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标杆企业。我省上市公司细分行业龙头较多,但是真正能引领产业链发展的龙头企业相对较少。截至2019年末,全省上市公司市值的中位数不到40亿元,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仅4家(上海12家,广东23家),缺乏“头雁效应”。二是相当数量的企业盈利能力不足。虽然上市公司的平均盈利高于规上工业企业的整体水平,但具体到个案公司,盈利情况分化严重,相当数量的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况。根据2018年年报,350多家盈利公司中,不到一成的公司贡献了净利润的九成。三是部分企业上市后持续成长性不够。截至2019年末,我省上市公司中,扣除银行、地产类企业的平均市盈率约17倍,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市场对我省上市公司未来预期的估值偏低。事实上,我省相当数量的企业上市以后发展遇到天花板,陷入停滞不前的状况,少数公司甚至一上市就“业绩变脸”。
具体建议:
总体来看,一方面,我省还有大量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企业没有进入资本市场。另一方面,现有上市公司的发展质量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优先扶持符合江苏和本地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的优质企业上市,或者通过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先进制造业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建议工信等有关部门推动先进制造业企业与本地上市公司重组,引导落后产能退出,拓展多元化退出渠道。联合地方政府,共同推动存量上市公司通过收购、置换、重组上市等方式,将过剩产能置换出上市公司,将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整合到本地上市公司,提高上市公司成长性和盈利能力。鼓励已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并购等方式发展壮大,形成一批在市场有影响力的标杆企业。
(一)分层精准开展企业培育。在开展产业发展规划、培育的过程中,充分结合资本市场的内容。按照不同成长阶段将集群企业分类,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育,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问题和规范运作难题,在不同阶段可以对接不同的资本市场体系,可以运用的不同的资本市场工具。
(二)引导央企以江苏上市公司为平台整合资源。集群龙头企业中近40家是央企驻苏公司,具有核心技术、经营较为规范。央企有其特殊优势,可以江苏公司为平台,在集团范围内整合资源。因此,建议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研究相关措施,引导央企以本地上市公司为平台,将这些控股子公司重组上市,在集团范围内整合资源。
(三)建立重大并购协调机制。建议由发改、工信、科技、国资管理等部门建立重大并购协调机制,研究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重大政策问题,推动有关部门将产业发展和支持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相结合,用好用足资本市场工具为产业政策助力。
(四)搭建并购重组平台。在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中开设“企业并购重组信息服务平台”子模块,为有并购或被并购需求的企业、投资机构等提供信息交流渠道,同时通过发布政策法规解读、成功案例展示等宣传并购重组知识、跟踪并购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