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0年提案
0435 关于加快江苏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的建议
日期:2020-01-14 提案者:周萍等11人

调研情况:

2017年11月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指出:工业互联网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强化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现实路径,是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以下简称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重要的公共性网络基础设施,是实现工业企业数据流通、信息交互的关键枢纽。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由国家顶级节点、二级节点、企业节点、递归节点等要素组成。自2018年国家启动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五个国家顶级节点已全部上线运行,并实现互联互通;规划两个国家顶级节点灾备中心和托管系统,分别落户南京和贵阳,即将开始建设。截止2019年底,全国上线运营二级节点40个,标识注册量已达16亿。

江苏省是工业大省,制造业产行业门类较齐全。加快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对于我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网络强省”和“制造强省”建设,持续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以来,我省在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上取得显著进展,争取到国家顶级节点灾备中心和托管系统落户南京;递归节点项目已进入技术研发阶段;征集和储备二级节点项目超过20个,已建成并上线运营二级节点3个;5个标识解析类项目获得工信部2019年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2.08亿元。然而,我省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水平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及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

问题分析:

一是数量不足。已建成上线的二级节点数虽位列全国第五,但与广东(10个)、北京(7个)等省市相比差距较大。二是应用不足。标识解析应用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以局部、小范围探索应用为主,没有形成系统性、规模性的商业性应用。三是投入和支持不足。标识解析项目具有基础性、公共服务性、投资强度大(目前一般项目建设投入超过千万元)的特点,且尚未形成商业模式。部分省市出台了标识解析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例如广东省给予每个二级节点财政补贴达500万元。我省标识解析建设存在部分项目建设企业信心不足、建设步伐慢、财政补贴力度不足等问题。

具体建议:

基于上述情况,现就推进我省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提出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系统布局。省有关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根据我省工业经济产业集群的建设要求,摸清重点行业、优势产业对标识解析的业务需求,加强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和部署行业性二级节点,引导标识解析行业节点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同时,鼓励各地政府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南通、无锡等市综合性二级节点项目建设,促进我省标识解析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二是加强推广应用。加快标识解析体系在生物医药、高端纺织、高技术船舶、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重点行业的创新应用,开展工业标识数据管理和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数据流通,大力推广基于标识解析系统的智能化产品追溯、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优化管理、设备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等领域应用,推动企业规模开展示范应用。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建议在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中,加大对标识解析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我省企业申报和争取工信部高质量发展专项标识解析类项目支持。对于工业企业应用本省标识解析的,给予奖补,可参照省内实施的企业上云补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