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近些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近视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学习、生活质量和未来择业,还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和经济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两次做出重要指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18年8月30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把《实施方案》作为本届政府任期内直至203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和视力健康管理的重要政策依据,并将近视防控工作成效纳入省政府的考核指标。近视防控已经上升为一个国家的战略。
为了解江苏省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开展情况,民进省委医卫体工作委员会开展了专门调研。根据2018年的抽样调查,我省的总体近视检出率为60.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高居全国第三位(也高于浙江省和上海市)。幼儿园6岁儿童近视检出率为14.5%,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41.0%,初中生近视检出率为81.8%,高中生近视检出率为92.7%。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吴政隆省长4次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作出批示,分管教育工作的王江副省长和分管卫生工作的陈星莺副省长对防控工作提出明确工作要求。今年4月,省政府与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签订工作责任书。经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会同省卫健委、体育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意见》,明确目标任务、部门职责,要求各地建立防控责任体系;依托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成立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省教育厅会同省有关部门成立专班,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商议相关工作,会同省卫健委、省体育局开展综合防控试点;省卫生健康委细化委内处室分工职责任务,建立6岁在园幼儿视力健康档案;省体育局推动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儿童青少年开放,增加适合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强化眼视光产品质量监管和验光配镜行业计量监管;省级财政统筹现有专项资金安排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经费,用于开展年度近视率核定、定期检查、建档、防盲治盲和健康教育。
问题分析:
虽然我省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1、我省儿童青少年近视形势严峻,各地普遍紧迫感不够。我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特点:幼儿园起点高,小学、初中阶段上升凶猛近视学生中有1/8是高度近视;超过1/5的高中生是高度近视。对标国家年度目标和2030年总目标,难度非常大,防治形式十分严峻。省政府与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签订责任书中,明确从2019年起,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平均每年下降1%(而省教育厅等八部门下发文件提出的指标是0.5%),今年底国家将对各省完成情况进行评议考核,任务十分艰巨。省级文件印发已5个多月,各地的实施文件还没有出台,责任体系没有很好落实,尤其是没有将具体责任细化分解到落实操作层面,任务分解不到位、压力传导不到位现象普遍存在,近期完成时序任务难度极大。
2、部门协作不足,防控技术和保障力量薄弱。尽管省级各部门均印发一些文件,但相互割裂,无法形成合力。一些对学校提出的要求难落实,如何做好家长的工作没有明确的措施,如何强化学生“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没有科学可行的举措。监测难以全覆盖、预警发布不及时、保障跟不上,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氛围。
3、防控方案科学性、针对性不够。7-14岁是眼球发育的重要时期,应该让孩子每天保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接收更多的自然光,保持良好的昼夜节律。我省近视眼发生数太高,如果要快速取得成效,必须尽快针对重点人群(小学生和初中生)开展干预工作。但我省的《方案》在这方面论证不充分,提出的措施面面俱到,操作性不强。
学生近视问题总书记有要求,国家和省有方案,工作有指标,关键是靠落实。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和部门下更大的决心、做更扎实的工作,也需要家长、学生、社会等各方面携手共同努力、共同行动。
具体建议: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顶层设计,按国家要求,以超常规思路、理念,采取超常规举措,尽快扭转上升势头。进一步协调各部门,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作为健康江苏行动的重中之重,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履职尽责,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扩大舆论宣传,尽快形成社会氛围,引导家长、学生、社会参与,坚决打好近视防控攻坚战。
2、尽快摸清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底数。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网络、数据收集与信息化建设,科学及时调整综合防控工作布置,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近视干预工作。
3、突出重点人群和重点举措。尽快针对小学生和初中生,以增加日间户外活动、科学使用电子产品、合理安排学业任务等为主要措施,指导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近视综合干预;组建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专家队伍,科学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管理工作;尽快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片联系中小学校制度。
4、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加入到儿童青少年视力防控中来。支持各类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冬(夏)令营、训练营和体育赛事等,吸引儿童青少年广泛参加体育运动;鼓励研发传播集知识性、教育性、原创性、技能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优秀网络游戏作品,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