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0年提案
0244 关于规范和完善我省人才住房的建议
日期:2020-01-14 提案者:民进江苏省委

调研情况:

《江苏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末,全省人才资源总量实现1400万人,高层次人才占比达8%,人才贡献率超过40%。为实现这一目标,省内城市陆续出台诸多人才安居政策,主要通过“租、售、补”三种途径实现。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指导,各地在制定政策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随意性。问题主要表现在:

问题分析:

(一)定位模糊,我省人才住房建设和管理极不规范。(二)各部门、各行业对于各类人才的认定标准、评价体系难以统一,导致人才房服务对象难以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变化。(三)各市、区对人才需求发展趋势认识不足,缺少与地区产业、交通等要素的合理衔接。(四)人才住房项目中土地性质不统一,用地性质缺乏规范性。(五)缺乏对产业结构调整及人才住房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市场功能发挥不足,在租赁与购买选择方面缺少合适转换机制,容易动摇人才长期发展的意愿。

具体建议:

近年一二线城市房价和房租高涨导致人才住房困难问题突出,给广大青年人才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相关部门需根据人才住房需求特征,寻求规范完善人才住房的对策。为此建议:

(一)构建全面规范的人才住房制度体系

应尽快研究出台具有较高法律层次和约束性的基本规范,厘清人才住房与住房保障体系的关系,规范人才住房建设筹集、分配、流转及相关管理活动。建立独立的人才住房筹集、分配管理政策体系,构建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的住房供应体系,发挥人才住房对现有住房保障“查漏补缺”的作用。

各地相关部门应通力协作,明确市、区职权边界。各市住房主管部门负责统筹、指导、监督人才住房规划、筹集、分配、监管等工作。市人才工作办公室负责提供人才认定标准及奖励补贴等情况。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负责人才住房用地供应规划。各区政府负责本区人才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制定符合发展需要的人才认定标准

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认定体系。发挥用人单位评价主体作用,将薪酬、税收纳入人才认定体系,注重考察各类人才的履责绩效、创新成果、社会贡献。

建立省、市、区三级认定体系。依据江苏省产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江苏省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目录》。各市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人才稀缺情况,制定市级人才目录。此外,考虑到各区发展规划及重点产业不一,建议授权区政府在市人才办指导下,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人才认定政策。

(三)扩大人才住房筹集渠道

梳理城市重点产业及创新平台分布情况,匹配城市就业结构和属地人才需求,实现职住平衡。

一是严格落实用地储备供应制度。市住房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发改、财政等部门,编制住房保障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人才住房土地供应总量、建设筹集数量、资金需求等。加强后期监管,严禁更改用地性质。

二是鼓励企业、机构及高校自建人才住房。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及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高校、科研机构,在满足城市规划前提下,经批准可利用自有国有建设用地建设人才住房。

三是采取社会化、市场化手段多渠道筹集房源。(1)允许在符合人才需求和产业需求的上市出让地块中配建人才房;(2)允许通过商业用房改建、“城中村”综合整治和改造、存量住宅规模化租赁等方式筹集;(3)国有企业可利用符合条件的自有存量用地与人才住房专营机构合作建设。

(四)规范人才住房分配管理

明确人才住房分配、管理、流转、退出等内容。按照“租购并举、以租为主;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原则,聚焦符合条件人才的职住平衡。

一是建议采取市场化公司标准运作模式。各市由人才住房专营机构负责人才房投融资、建设筹集、管理及综合服务等。各区由专营机构成立区级独资子公司或分公司,统一负责区内人才住房运作。

二是明确人才住房分配方案。区住房主管部门定期将其制定或者批准的分配方案报市住房主管部门备案;市住房主管部门结合人才房供需状况,制定人才住房分配方案。

三是人才住房价格由市发改部门会同市住房主管部门拟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依据人才经济承受能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物价水平及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合理定价并动态调整。

四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灵活转变人才住房租售模式。建立衔接租赁补贴、人才公寓、共有产权房的保障制度。出售人才住房在一定年限内实行封闭流转。将人才住房售价与人才在该城市的服务年限挂钩,贡献时间越长,总价越低。

五是加强人才住房租售后监管工作。完善执法监督措施,明确用人单位、申请家庭及房地产经纪机构的法律责任;建立人才信用机制,依法联合惩戒。

引进人才不仅涉及住房,还涉及家庭及子女等。建议从人才收入待遇、科研成果转化、考核评估机制、子女上学安排等方面综合考虑,建立适宜人才发展的创新环境和完善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附件

江苏省五类人才紧缺情况一览表

人才

类型

2017年

人才状况

2020年人才需求

2020年人才缺口

创新型科技人才

——

——


新型经营管理人才

200万人

经营管理人才达到230万人

30万人

复合技能型人才

专业技术人才

560万人

专业技术人才达到700万人

140万人

高技能人才

180万人

高技能人才达到280万人

其中技师高级技师50万人

100万人

专业工程型人才

——

相关专门人才缺10万人

10万人

数据来源:《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江苏省“十三五”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