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定易洲锚地处长江干线和京杭大运河交汇水域,紧邻苏北运河入口六圩河口的对面,是长江进出京杭大运河苏北入口的船舶临时停泊、待闸的锚地,现处于超负荷运转和船只难以停泊的状态。
问题分析: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由于骆马湖、洪泽湖禁采,苏北、苏中基建和连镇铁路建设、京沪高速扩建等重点工程所需的大量砂石建材由船舶、船队通过长江经京杭大运河六圩河口运入,船舶流量剧增近3成,达3800艘次每日。
二是过驳区、待泊区资源紧缺。现日均需锚泊船只数量约300艘,高峰时超过350艘,而配套的高资过驳区等平均每天只能驳船200多艘,无法满足船舶待泊需求,同时附近的NO.18海轮锚地被部分占用,停23、停24两个停泊区被取消,锚泊资源更为紧缺。
三是管理制度和能力待改进。目前锚地由高资海事、定易洲等单位多头管理,镇江港定易洲锚地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未能有效落实,现有锚地利用率不高;面对吞吐量激增情况,安监的人员数量、执法资源、管理能力提升不大。
具体建议:
⒈整体统筹,疏缓船舶流量压力。建议省住建、交通等部门就近协调规划新的建材市场,加强货运的陆上分流,供应苏北、鲁南、安徽河南部分地区重点工程所需建材物资。镇江VTS中心与施桥船闸、扬州地方海事局可联合管控途经长江运河的船舶流量,防止两个方向的船流高峰叠加;省交通运输部门统筹进行河口拓宽和新船闸建设,提高通航能力。
⒉扩建锚地,提升长期发展空间。加快立项、统一规划新锚地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船只停泊问题,减轻定易洲锚地锚泊压力。同时,在过渡阶段加大资金投入,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及应急力量,改善锚泊条件,安放现场管理趸船,确保锚地使用安全。
⒊加强管理,提高现有锚地利用效率。落实定易洲锚地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并设立锚地调度,统筹推进高资水上过驳区与定易洲锚地协同管理;充分利用现有锚地水域,采用分类分区按序并靠模式提高锚地利用率;联合长江海事部门严查锚泊船违章行为,疏散越界锚泊船舶,实现科学调度分区域、无关船舶禁出入、长期抛锚加收费等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