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0年提案
0094 关于科学管理谨防我省农产品区域 公用品牌的声誉衰退的建议
日期:2020-01-13 提案者:民革江苏省委

调研情况:

2019年江苏省委1号文件《关于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快“苏”字号农业品牌孵化,创建整合一批区域公用品牌。江苏射阳大米、高邮鸭蛋、阳澄湖大闸蟹、盱眙龙虾、南京盐水鸭等一系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推进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然而,在此过程中,需要谨防已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声誉衰退。

问题分析:

一、当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声誉衰退问题

一是商标侵权导致的声誉衰退。一些农产品生产或零售商会冒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标志,低价挤占市场,损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质量声誉,使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格下降、销售困难。例如阳山水蜜桃、南京盐水鸭等农产品商标被侵权司空见惯,沦为“唐僧肉”。

二是标准不严、监管缺位导致的声誉衰退。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具有所有权区域共有、使用权区域共享的特点,使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往往被过度使用而产生“公共地悲剧”。单个企业过度追求产量,导致质量下降,影响公用声誉。尤其是,当监管部门存在监管缺位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质量会迅速下降,导致严重的声誉衰退。

三是营销不足与营销偏误导致的声誉衰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作为一个集体品牌,需要政府或生产者联合实施营销推广。然而,当前我省地方政府、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营销投入明显不足。从历史经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都是以品质为核心,品质口感和健康价值是消费者持续购买的关键因素。当前,软文广告、文化包装是我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营销的主要方式,这仅能让消费者首次尝试,难以保证持续购买。

具体建议:

二、提升我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

一是包装是否侵权是判断有无假冒的重要依据,从查处假冒包装着手,这种方式打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二是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防伪能力。例如陕西苹果使用地理标志产品防伪标签和防伪查询系统进行保护,有效防止了假冒现象,提升了陕西苹果在市场上信誉,维护了陕西苹果生产者的利益。

(二)科学推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一是认证机构负有推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义务,让消费者可以认识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需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增加对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宣传。二是地方政府需要对缺乏龙头企业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营销推广。而对具有多个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地区,需要构建各企业和合作社的合作机制,实现公共品牌建设的成本分摊。三是增加科技投入,不断改善产品品质与健康特征,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擦亮品牌。

(三)构建企业品牌、渠道品牌与区域公共品牌的互补机制

考虑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品牌能够使消费者信任公用品牌的真实性。消费者往往通过企业私有品牌来推断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的真实性。一是建立企业品牌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互补机制。例如百果园等农业企业,通过建立企业品牌声誉,来解决公用品牌声誉不足的问题。二是充分利用渠道品牌与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的互补效应是建立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声誉的另一个可行方式。例如,苏果基地+句容丁庄葡萄,通过大企业的基地认证,以增加消费者对区域公用品牌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