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1年提案
0907 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我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建议
日期:2021-01-27 提案者:肖睿等16人

调研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承诺:我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强调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后疫情时代经济的可持续绿色复苏。

我省近几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碳排放基本保持平稳,而经济仍保持中高速增长,体现出江苏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初步具备和碳排放脱钩的迹象。根据省生态环境厅编制的《2019年江苏省低碳发展报告》,2019年我省碳排放强度比2018年下降6.0%,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全省“十三五”碳强度目标。这为我省在“碳达峰、碳中和”走在全国前列打下了坚实基础。

问题分析:

但不容忽视的是,我省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化石能源占比高达89%,高于全国平均85%,减碳压力巨大。特别是“十四五”期间,江苏一批重大项目还将陆续开工,比如连云港盛虹炼化、南通中天钢铁等,加之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型制造业,以及居民生活等用电量的快速增长,我省在现有基础上碳排放还具有增长势头。

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来引领经济转型和能源结构优化,倒逼企业绿色转型,引导低碳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成长和壮大,可推动江苏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向价值链上游移动、提升产业技术国际竞争力。因此,以“碳达峰碳中和”为抓手,践行总书记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建设。

具体建议:

1. 统一思想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是一场能源革命、产业变革。我省的高耗能产业如燃煤电厂、石化炼油厂、钢铁冶金行业等零碳改造转型过程中会有阵痛,对我们领导干部乃至普通老百姓的思想产生冲击力,可能会产生抵触思想,阻碍目标的实现。因此全省上下应统一思想,加强新发展理念教育将绿色发展观深入人心。为推动我省“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保驾护航。

2. 突出重点行业

电力行业:电力行业是碳排放的主体,占比超过一半。超常规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发电,替代燃煤发电。已有的燃煤电厂采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实现净碳排放。

工业行业: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将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作为工业部门达峰和减排行动的重点。通过实施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和碳排放评估,从用能总量、能耗标准、碳排放标准等方面严把准入关,规避高耗能产业的无序增长。

建筑行业:合理控制建筑规模、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引导节约的建筑用能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限制不合理拆迁,延长建筑寿命。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等。

交通行业:提高车船燃料经济性;提出100%公共交通和出租车、网约车的新能源化,推动电动化基础设施低碳化建设,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发展非机动交通。加强机动车出行需求管理,推广现代运输组织方式。提高现代交通管理和运输服务水平等。

3、加大科技支撑

加快实施低碳科技发展战略,强化低碳科技研发和推广。设立零碳负碳科技重点专项,加大高耗能工业节能,新能源规模化应用,化石能源CCUS技术,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碳排放控制管理等科技创新力度。大力推广应用生物质能负碳新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碳汇和工程碳汇,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4、强化政策保障,建立考核制度

加快建成全省碳交易平台,以此为抓手,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托管等服务模式创新发展,引导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中增设碳排放强度考核指标。

5、加强零碳生活方式的科普教育

加大科普教育的力度,在全省大力开展“零碳行动”。制定并实施税收优惠、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老百姓零碳生活和使用零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