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早在2015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在很多国家收紧了粮食、油料作物出口,使世界粮油供应不确定因素骤然加剧。 为此,结合本人专业,建议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进“二暗一明”高标准农田工程。“一暗”指管道工程灌溉化,节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业机械化耕作等优点,可提高增加耕地1-1.5%;“二暗”指暗管排水工程,有利于降渍、农业机械耕作等优点,可增加耕地3-5%(粘壤土区)、5-10%(沙土区)。暗管排水工程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排水降渍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广泛采用。 “一明”指农田排除多余降雨的明沟排涝系统。 推进高标准农田“二暗一明”工程,真正做到“藏粮于地”,保障我省粮食安全。
问题分析:
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近年来,我省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农田基础设施,始终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推动“藏粮于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巩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大力度争取、高标准规划、严要求实施,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新突破。早在2009年,江苏省政府发布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田间道路通畅、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通过10多年我省干群的努力工作,目前我省高标准农田面积已超过了耕地的60%,高标准农田取得巨大成绩。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
具体建议:
借鉴外发达国家经验,推进我省“二暗一明”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 灌溉管道化是世界灌溉发展的方向,可增加耕地1~1.5%。以色列、德国、塞浦路斯、南非、西班牙、埃及、意大利、中国、土耳其、印度、韩国、巴基斯坦等12个水资源相对紧缺(人均小于3000方)国家。当GNP5000美元时,管灌面积均值为20%;GNP10000美元,管灌面积55%。目前,我省的人均GDP已经超过2万美元。美国有近一半的大型灌区实现了输水管道化,管道与喷滴灌面积占71.9%;瑞典、英国、奥地利、德国、法国、丹麦等国家,管道灌溉面积80%左右。日本全国30%以上的田间灌溉系统已实现了管道化,其中旱地喷微灌占90%以上,水田仍以渠道灌溉为主。灌溉输配水管道化,既节水、又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还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精确施肥(正真做到节水减排),还有利于灌溉自动化;特别是灌溉系统由明渠变埋在地下的管道,可增加耕地1-1.5%。管道灌溉的投资与电费与混凝土衬砌相比有所增加,但物有所值。管道灌溉管材的一般采用UPVC管或PE管,PE柔性更好,价格贵是UPVC的2倍左右。一般PE地上管、UPVC地下管,以节省投资。采用PE 110mm管道,价格25~35元/m;250mm的120~140元/m;400mm 的350~400元/m;500mm的500~600元/m;110mm管道可作为旱作区支管(相当于农渠);稻麦轮作根据泡田时间与是否有电费控制要求,支管可选250及以上的管径。旱作区管道灌溉的建设投资与混凝土衬砌渠道相近;稻麦轮作区管道灌溉系统要比混凝土渠道增加,但可控制在1倍以下。 小型机电灌区稻麦轮作区的管道灌溉运行费用与支管管径(是否控制支管沿程水头损失)有关,一般电费为渠道衬砌方案的1-2倍之内。目前,全国管道灌溉超过32%,江苏目前不到10%。我省应反思“十三五”期间,不分场合大面积推广混凝土衬砌渠道的情况。推广混凝土渠道衬砌,由于江苏一般年份旱作不需灌溉;水稻种植期间时有灌溉,因此,混凝土衬砌渠道常常成为青蛙、蛤蟆等的死亡陷阱,不利于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江苏省水利厅近10年来,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建议:小型机电灌区(稻麦轮作),积极推广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小型机电灌区的旱作区、淮北井灌区,包括山丘区,积极推广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与喷微灌技术。特别是沿江高砂土、废黄河高亢地区,推广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具有节省土地、保持水土流失等多种效益。
(二)暗管排水降渍是世界排水降渍发展方向,在沙土区可增加耕地5~10%、粘壤土区3~5%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暗管排水工程对南方低洼地区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是防止农田渍害,以及雨后快速排除农田积水、降低土壤水分、保证农机及时下田抢收、抢种的最有效方法;塑料暗管排水技术,是国际公认的农田排水降渍发展方向。在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农田暗管排水工程面积就分别高达农田耕作面积的98%、97%。连埃及这样的地势相对低洼的发展中国家,农田暗降工程比例就高达53%;几乎同一时期,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至上世纪末,江苏、上海等地十分重视农田暗降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引进工作,暗管排水的理论技术,我国并不落后;江苏省水利厅农水处80年代就推广瓦管黏土管等暗管、鼠道降渍技术,1985年江苏推广的小麦一套沟降渍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但是,由于近20年来,我国对南方地区的农田排水技术重视不够,导致对国际主流农田排水暗降技术——塑料暗管排水工程的排水管滤料开发、开沟铺管施工机械的研发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推进暗管排水技术有利于农田降渍、有利于农机及时下田耕作;特别是可增加耕地,粘壤土区可增加3-5%,高沙土地区5-10%。而每亩暗管排水工程投资在1000元左右,如果大面积机械施工可较大幅度减低成本;可见,投资10万元建设暗管排水工程100亩,一般地区可增加耕地3-5亩;沙土区可增加5-10亩。建议江苏推进高标准农田塑料暗管排水工程技术建设,特别是在里下河地区、太湖圩区、高沙土区、废黄河高坑地区等进行试点推广。推进高标准农田暗管排水工程,提高农田降渍标准、农业主要作物产量与品质,并有利于推进农业机械化;而且,可较大幅度提高耕地利用率。
(三)推进“二暗一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我省“藏粮于地”工程日本农林水产省改善局曾向全日本推荐的主要田间工程模式为“二暗一明工程”;“二暗”指管道灌溉与暗管排水,“一明”指田间排除降雨的沟道系统。国外发达国家推进暗管排水工程,大多以农机耕作效率确定农田田块的长度与宽度。如2019年美国《灌溉与排水工程》杂志介绍了田块2.3公顷与1.1公顷的2种规格的日本暗管排水高标准农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