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1年提案
0383 关于后疫情时代实现江苏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日期:2021-01-24 提案者:侯建军

调研情况:

中共江苏省十三届九次全会要求全省着力深化“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把江苏发展放在世界大坐标中审视、谋划和推进,以高质量发展过硬成果开辟未来、当好表率。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从所处的社会和经济环境来看,其周边及所辐射的范围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航空客、货运市场潜力巨大。2020年7月,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经改造后重新使用,T1、T2双航站楼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5000万人次。连云港新机场迁建工程加快实施,南通新机场选址已获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叠加,要求加快发展高品质的国际航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 

问题分析:

2020年至今,新冠疫情来势凶猛、席卷全球,产生巨大而持久的国际影响,包括航空业在的诸多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民航业正面临前所未有之艰难,加之贸易保护主义凸显、大国博弈加剧,航空市场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都将为江苏国际民航运输发展带来空前的挑战和巨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全球已有40多家航空公司破产重组,国内一些中小航空公司也将面临新一轮洗牌。从辩证思维角度出发,越是危机时刻,越是破局良机。专家预测,“十四五”期间,国内民航市场将大概率呈现“U”型反弹,存在恢复期和增长期两个阶段。因此,抓住当前宝贵时间窗口,顺应民航发展趋势变化,加大资源投入与整合力度,可以有效加快江苏民航高质量发展步伐,在后疫情时代中抢占先机,为构建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具体建议:

疫情对江苏民航业的影响是全方位和深远的,短期“危”大于“机”,中长期则可能“机”大于“危”。为实现后疫情时代江苏民航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出台专项政策,为企业发展纾困。此次疫情对民航业影响尤为突出,目前受全球疫情爆发影响,国际航空市场仍不明朗。建议针对江苏民航现状和发展特点,尽快出台促进民航业复苏和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疫情后时代江苏民航业做优做强做大积蓄能量。同时,加大对民航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充分利用好建设周期,为民航复苏做好准备。 

二是强化机场与航企联动,满足旅客智慧化出行需求。后疫情时代,旅客对出行要求发生变化。顺应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趋势,机场与航企联动,塑造数字化的运营系统,让数据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以大数据的深度运用,促使航空业的管理理念、运营模式、运行效率发生深刻变革。围绕环境变化和旅客需求,提前考虑,满足旅客对便捷性、无接触性服务等方面的要求。机场与航企加强合作,充分采取技术手段,适时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来确保旅客无缝对接、快速通检、安全防疫等需求,在做好防疫消毒、隔离检疫的同时,缩短航空出行旅客在机场的等待时间,提升旅客通行效率和航空出行体验。 

三是构建方便快捷的“多式联运”体系。利用江苏公路、铁路相对发达的优势,推进“空地一体”联程联运系统建设,民航与其他交通方式建立起通畅、有序、高效的衔接。优化“空铁联运”、“空地联运” 等多模式联运产品,拓展城市候机楼行李托运、换取登机牌等功能,构建衔接顺畅的旅客联程运输流程,大力促进民航融入江苏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四是多方协作共同促进民航市场恢复。聚焦创新,开源节流。疫情影响着旅客对民航出行的信心,后疫情时代的市场恢复仍旧缓慢。建议建立由地方、机场、航空公司、旅游网络平台共同构建的全链条、一体化航空出行平台。在树立旅客出行信心的基础上,以创新为驱动,提升大众出行服务产品品质,引导旅客选择航空出行,提升民航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份额。实现“高品质出行圈”:一日联通全球,半日通达全国,2小时畅行江苏全省;“高效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推动江苏民航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