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调研了我省部分市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相关工作,在文化信息资源(公共图书馆)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问题分析:
一是我省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角色不明。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中的公共服务、社会教育、文化传播等功能并未发挥。部分公共图书馆虽已开展文旅融合的实践活动,但文旅融合的意识还较为淡薄,缺乏“文化+旅游”的理念与方法。
二是我省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定位不准。公共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工作主要以读者为对象,以馆藏资料为基础开展文献借阅、参考咨询、阅读推广等服务,并未明确其旅游职能,对“文化旅游”、“图书馆文化旅游”理解不清。
三是我省公共图书馆尚未建立文旅融合服务机制。目前我省公共图书馆的机构设置及馆内业务情况还不能兼顾读者对安静阅读环境的需求与游客随时随地随意参观图书馆的需求。公共图书馆尚未建立围绕旅游策划、评价、绩效和评估体系。
具体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增强相关政策的针对性,明确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中的角色。首先需厘清“文化旅游”、“图书馆文化旅游”、“图书馆+旅游”等概念;其次要明确公共图书馆与文化旅游在事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等问题;最后对公共图书馆需要在文化旅游、出版、影视等多个部门协同下做科学规划,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公共图书馆文旅政策,也要将相关内容纳入我省“十四五规划”发展中。
二、引导并带动公共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其在文旅融合中的功能定位。首先,参与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要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以需求分析为出发点,对旅游行业参与方的切实需求深入研究。如对政府旅游信息管理、地方文旅资源宣传以及游客文化需求的准确分析为前提,找准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地方文旅融合中的定位;其次,公共图书馆要将资源整合工作作为基础。对馆藏特色文献资源、场馆资源、文创资源等进行全面梳理,并有机整合成切合地方旅游特色的文化资源集合,找寻新的文旅融合创新点;最后,经需求分析、资源整合后我省公共图书馆应着重开发并提供相应的文旅创意产品及服务,同时要加强对相关产品、服务的游客满意度调研。掌握游客的真实需求,并针对性的改进以提升游客体验,从而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质量,促进转型与发展。
三、建立我省公共图书馆围绕文旅融合服务的机制。首先,公共图书馆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和服务制度;其次,健全公共图书馆内部的组织机制,如成立文旅融合的专职部门,负责开展文化旅游服务项目,馆内其他部门也要积极配合服务的开展与组织;最后,建立图书馆文化旅游项目绩效评估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公共图书馆开展的文旅活动项目进行考核与评估并及时调整项目发展策略,为今后公共图书馆开展文旅活动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