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2015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江苏作为新中国建国前革命战争的主战场和诸多革命事件的发生地,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完备的纪念设施、优秀的文艺作品,集聚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红色旅游资源。
问题分析:
然而,我省红色旅游开发滞缓,存在诸多不足,亟须引起重视。
1.红色旅游资源潜力开发不足。据不完全统计,江苏13个省辖市共分布着近300处红色旅游景点,共有22家红色旅游景区进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除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区、苏州常熟沙家浜等4家红色旅游景区进入国家5A级旅游区,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等9家红色旅游景区进入国家4A级旅游区之外,其他城市红色旅游景点、遗址、纪念碑、广场等存在形式单一、规模太小、文化氛围较弱,配套服务不足等问题。
2.红色旅游文化内涵缺乏。除部分纪念馆、陈列馆、展示馆、名人故居所含的史实、故事等宣传较为充分外,还有许多景区、地点所富含的信息有待挖掘和开发。目前各景区、地点基本上以孤立散状的形式存在,其反映的我党早期领导人在江苏的生活工作情况、革命先烈为江苏解放立下的丰功伟绩、我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在江苏的实践、江苏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等主题还未有机串联,还未形成主题景点群和特色旅游路线。
3.红色旅游平台建设滞后。目前江苏文化和旅游厅官网上并没有红色旅游的专题板块,其它市区二级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上也鲜有这方面的专题板块。运用“互联网+”与红色旅游的融合还不够充分、不够深入。红色文化的宣传辐射效应不足,文化旅游资源的平台融合还不够强。
具体建议:
1.打造红色旅游专业队伍。建议江苏文化和旅游厅牵头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对红色旅游管理人员、讲解员进行分级分期专门培训,统一编制红色旅游培训资料,选派人员到全国重点红色景区取经学习,借鉴、汲取先进经验。利用民主党派和社会群体的广泛力量,重点吸收和培养一批红色旅游研究、规划、设计、管理等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建立红色旅游专家库。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大学生和离退休干部等参与红色旅游志愿服务,建立红色旅游志愿者队伍。
2.开发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建议结合纪念建党一百周年活动,发行“江苏红色旅游护照”,采用联票、联合备注宣传的形式,使游客一票即可共享相关红色旅游信息。采取创意征集、专业艺术开发团队参与等形式,进行红色文化创意开发,诸如红色主题贵金属、瓷器、车饰、服装配饰、卡通形象等,并在机场、火车站、大型商场、主题场馆等设立红色创意衍生品专柜。通过播红色电影、讲红色故事、忆红色历史、赛红色知识等主题活动,增强红色旅游的知晓率和吸引力。
3.提升红色旅游推广力度。借助新媒体,以“互联网+红色旅游”的思维推广江苏红色旅游资源。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除用传统的图文形式宣传外,建议开发数字化“江苏红色旅游基地”,以音频讲故事、视频播影像、VR(虚拟现实)模拟实地等形式,还原红色人物和红色故事,全方位宣传红色元素,弘扬红色精神。建设模块同网上旅游者互动,问答相关知识,请旅游者发表感言并经审核后发布。加强与携程、去哪儿、途牛等国内知名旅游商务网站合作,推广我省红色旅游信息。
4.加大红色旅游资金投入。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是文化工程、经济工程,也是政治工程,必须依靠政策扶持。建议省文化和旅游厅抓住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好机遇、好时机,依托江苏特有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加强省内红色旅游资源的资金投入及政策扶持。充分利用红色品牌效应,以项目为载体,以优惠政策为前提,优化投资环境,采取灵活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努力提升江苏旅游整体形象,进一步做大做强我省红色旅游品牌。
5.拓展红色旅游产品范畴。建议文化和旅游厅积极对接省委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广泛搜集李公朴、华罗庚、毛啸岑、张敬礼、陆小波等具有代表性的民主进步人士的历史遗存,整合李公朴故居、华罗庚公园、冷遹纪念馆、张敬礼故居等旅游资源,将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统一战线在江苏的实践与红色旅游深度融合,拓展红色旅游内涵,提升我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