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1年提案
0243 关于创新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的建议
日期:2021-01-25 提案者:民建江苏省委

调研情况: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产业之一。据“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统计(以下数据同源),在全球范围内,仅上市公司中的药品这一项,其市场价值就达5.65万亿美元,位列第三,居银行+保险金融大类(18.5万亿美元)及电子商务+互联网服务大类(6.0万亿美元)之后。我国医药市场已成为全球的第二大市场,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创新能力持续上升,已成为全球第二梯队。

江苏省作为全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左右时间,我省在芯片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等许多前沿的技术领域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相关产业在江苏集聚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有些产业,或者关键核心技术、核心装备等受制于人(如芯片),或者市场增长受限(如高铁),想要成为一个可持续支撑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柱产业在较长时间内都是比较困难的。而生物医药产业,在上一轮的开放过程中,随着大量优秀留学人员的回归,我们几乎达到了与世界同等的水平。因此要坚定地大力发展我省生物医药产业。

问题分析:

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政策性障碍,突出反映在:

1.新药临床试验能力制约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新药研发是生物医药产业最核心的驱动力。新药的研发,包含了从药物设计、药效评价、毒性测试、临床直至生产的各个方面。而临床试验,是药品能否被批准上市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的药物研发虽然已经进入世界的第二梯队,从“跟跑者”逐步走向“领跑者”,但临床试验能力却偏弱。以每万人参加新药临床试验的数据来看,美国为411人、澳大利亚为304人、韩国为218人、欧盟为199人,中国仅为20人。

2.支付能力制约新药应用和研发。新药尤其是抗癌新药及各种顽疾的特效药的不断研发及使用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医疗水平,同时全社会的医疗支出费用也大幅上升,在2019年已达到了4.7万亿。目前大病医疗范围覆盖的部分非常有限,很多有效的新药特别是抗癌新药是覆盖不了的,“医保+个人自费+部分社会资助”的支付方式无法承担新药市场需求。如果没有支付的创新,医保或个人支付都将难以为继。不仅公众享受医疗创新的成果会受到支付的限制,也会严重阻碍新药的生产进而直接影响到创新药的研发。

具体建议:

1.尽快出台政策鼓励医院和医生参与新药临床试验,提升我省药物临床试验水平。药物临床试验水平的提升,是吸引广大新药研制的创新人才和资本集聚的重要因素。这个能力的提升,将为我省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药物临床是自愿的,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但可以通过政策的引导,鼓励医院、医生积极介入。要尽早出台相应的政策性支撑,这些政策要改变目前仅指向研发企业的现状,而要同时在医疗系统内有相应的政策支撑。例如在对医院和医生考核中增加临床研究比重,鼓励有资格进行药物临床的医院、医生积极参与到新药的临床试验。

2.尝试地方性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解决新药支付瓶颈。许多有效的抗癌药,尤其是新药都不在医保覆盖范围内。建议我省积极创新,尝试进行“商业医疗补充保险”试点。充分利用保险的社会“互助”功能,在政府财政负担不过分增加的情况下,将有效的新抗癌药尽快纳入“补充保险”的支付范围,从支付端解决市场的政策性瓶颈,助力创新药及时推广使用。使我们真正能够做出好药,让老百姓用得起好药,使公众与药企双向受益。这既大大有助于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大大缓解中国普通家庭“因病致贫”的较普遍的社会现象,解决好这个重大的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