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2017年6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大运河文化带做出了重要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自此,全国上下掀起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浪潮。我们要乘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东风,打造大运河文化的“扬州名片”,谋求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叠加,最终实现保护和发展共赢。
一、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取得的成就
不断摘取金字招牌。扬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扬州共有刘堡减水闸、盂城驿、邵伯古堤等10个遗产点和古邗沟故道、高邮明清大运河故道、瓜洲运河等6段河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有效推进环境整治。结合扬州263专项整治工作,关闭退出百余家农药厂、制药厂、染化厂等化工生产企业,开展散乱码头船厂清理、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修复、沿线运河古镇保护修复等集中整治工作任务,大运河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近年来,扬州不断借助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高标准打造运河沿线特色小镇、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推动北有瘦西湖、南有古三湾文化旅游新格局。经过多年打造,扬州的淮扬美食、三把刀、温泉等项目,已经成为扬州休闲文化旅游的招牌产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初具成效。
问题分析:
二、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存在的问题
多头管理问题。大运河文化带涉及的直接管理部门除了宣传、文广旅、水利、交通等部门外,还有自然资源规划、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住建、城管、文旅等多个部门。一些具体的运河遗产点也是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管理头绪较为复杂,“九龙治水”现象较为严重。
生态环保问题。受区域影响,上游水质难以控制,加上流动船只无法有效管理,运河沿岸及河面漂流的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对运河水质和运河沿岸景观污染较为严重。船只随意停放及其陈旧外观,也一定程度上造成视觉污染,部分段落绿化层次较低、存在绿化缺损现象。
特色开发问题。对扬州文脉梳理不够系统,体现扬州大运河地域文化的特色不够鲜明,缺乏独树一帜,成为时代经典、传世之作的重大标志项目,缺少文脉贯通、串珠成链、吸引力强的大运河精品旅游线路。
具体建议:
三、打造大运河文化品牌的思考和建议
1、大胆创新,大力发展以街镇、宗教文化为主的文旅融合产业。大运河扬州段沿线有瓜洲、湾头、方巷、邵伯、界首、氾水等古镇,它们不仅地理上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还有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瓜洲的古渡公园、湾头的玉器产业、方巷的渔家文化、邵伯的明清故道、界首的芦苇湿地、氾水的漕运文化等。建议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依托特色古镇的自然景观、文化习俗和历史遗存,将这些古镇打造成运河文化带上的特色文旅街镇,既能丰富扬州全域旅游,又能帮助古镇农民增收致富,必将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熠熠生辉的闪亮明珠。镇国寺是大运河上唯一一座河心岛寺庙,镇国寺塔被誉为“南方大雁塔”,是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遗产点,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总理让道保塔的文保故事更是增添了宝塔的名气。建议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宣传部、省文广旅厅、水利厅等部门加大对高邮的扶持力度,推动高邮创成世界邮政联盟东方邮都称号、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高邮灌区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建议省大运河文化投资基金利用汪曾祺《受戒》作品影响力,结合运河文化开发禅修项目和素食宴,在高邮镇国寺河心岛对面建设素食馆、茶吧等带有文化的休闲场所,丰富游客体验。通过弘扬运河文化、挖掘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在功能配套和优质服务上多做文章,以运河传统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
2、重点突破,壮大以“大运河”为主体的生态文旅产业。一是发挥好节庆赛事宣传作用。优化淮扬菜美食节、运河文化嘉年华以及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大运河城市国际越野行走公开赛等赛事内容和线路,有效串联我市各大景点,实现节庆赛事和旅游景点双提升。二是发展好运河风景区旅游项目。建议扩大古运河游览线路,以瓜洲古渡风景区为起点,延伸至茱萸湾、凤凰岛、邵伯湖、高邮湖一带,同时加强旅游体验产品供给,增设吃、住、购、娱等便民文化街区,推进演艺演出、非遗项目和运河美食节、早茶文化节等文化资源进景区,培育壮大运河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提高夜间消费场所辨识度和吸引力。三是利用拆迁整治资源。尽量保留大运河沿线的工业遗存和要拆建的村落,通过改造利用,变废为宝,打造具有扬州本土特色的民宿经济,将其打造成别具特色的水上桃源。
3、深挖内涵,大胆探索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扬州地域内有扬州八怪、乾隆下江南、鉴真东渡的故事,有盐商文化、雕版印刷文化,有瘦西湖、大明寺、个园等著名旅游景点、文化古迹,这些元素都具备了繁荣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天然优势。要借助连淮扬镇铁路通车、北沿江高铁开工,宁扬城际启动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加快融入长三角、深度对接宁镇扬。建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胆探索、精心设计特色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充分学习借鉴常州恐龙园“无中生有”的文创旅游开发做法,联合有实力的文化商旅集团,规划打造文创旅游项目,引领全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将原有公园景点进行业态提升改造,创意建设萌鸭乐园板块,设置帐篷、房车营地,配套露天影院、野外烧烤等娱乐活动,推出特色的扬州漆器台屏、剪纸扇、五亭桥韵茶具组、手工挂件等扬州元素旅游文创纪念品。并以此进行延伸,结合仪征雨花石、高邮咸鸭蛋、宝应荷藕等特色品牌效应,开发“旅游+农副产品”以及特色文创纪念品,做好扬州旅游的整体包装。
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市考察调研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2017年“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重要批示的再强调,给大运河文化带下一步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时期,我们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保护运河遗产,延续运河文明,传承运河文脉,书写出扬州古运河壮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