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物流市场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问题分析:
1. 物流信息化水平不足。大部分物流企业缺乏物流系统数据的分析能力,没有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深入研究,实现自身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少数具备一定业务规模的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多为租用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系统。物流企业对于行业新兴技术和装备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车联网、网络货运等接受程度不高。
2. 物流集聚效应不强。社会生产对小批量、多批次、价值高、随机性强、分散度高的物流服务需求增加,零散区域各自发展,同质化竞争严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3. 零担专线能力较弱线路不全。部分企业经营场所简陋,缺乏发展壮大的硬件设施保障,导致整体专线企业实力弱小,缺少个性化服务,满足不了企业的物流发展需求。
4. 冷链物流发展较缓慢。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投入成本高,冷藏保鲜设施存量小、利用率低、损耗严重、布局不均衡;农民与城市农产品需求者信息交换没有“通道”,导致滞销严重。
5. 共同配送业务推进难点多。在共同配送业务开展运营的初期,受业务模式限制,面临收入来源单一、运营资金压力较大的难题;在末端配送方面,部分区域快递进社区难、进机关难,且造成快件投递效率低、安全性差。
具体建议:
一、打造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一是鼓励相关企业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大数据网络,围绕物流供应链全过程,以信息技术的手段与方式,连接货、车、物流企业、物流中心和仓储,形成“一单到底”,实现共享平台的链接与交互,进而达成全网调度、全网指挥、全网监控,改善司机疲劳驾驶、偏离路线、证照过期等不良承运现象。二是信息化平台拓展诸如电子油卡、ETC、保险等线上增值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使用需求,增强用户黏度,创新开展供应链金融、网络货运等业务,提升物流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三是利用专业化平台在资源集聚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等方面优势,对于成熟、规范的信息化平台给予政策支持;研究开放税返政策,地方留成部分返还给企业。
二、打造物流集聚高地
一是在涉及电商、科技、互联网、物流企业的社会企业统一注册至物流园区,加快推进“退城入园”的管理政策,参照“重点物流企业”“省级示范园区”等优秀园区标准建设,给予土地规划、税收返还、人才培养等优厚的政策支持,通过集聚发展,带来长期持续的专业化、统一化的管理,共同构建以干线集散、区域转运基地为重点的区域节点体系,充分整合货源,形成集聚高地。二是鼓励现有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形式开展物流业务,加强资源整合,培育出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联盟。三是扩大A级物流企业数量,每年开展省重点物流企业、重点物流基地的申报和监管工作,进一步提升重点物流企业创新服务能力,培育壮大物流运营主体。
三、组建专线物流联盟
一是鼓励物流企业抱团发展,将重点示范物流园区作为公路集散中心搭建物流专线大联盟,通过整合零担货物资源,联合社会中小物流精英集聚,设立县区加盟网线等方式,对专线物流进行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操作。二是在专线整合集聚过程中,对选择在当地物流企业作为外包服务商并相应外包物流企业产生的增值税额达100万元以上的工贸企业,参照产生增值税额5~10%的额度给予奖励。三是强化对物流发展的精准扶持力度,由市区两级财政对整合完成且经营一定时间的专线进行奖补,新培育的城际直达专线,符合条件的,建议奖补30万元/条,新培育的省际直达专线,符合条件的,建议奖补50万元/条。
四、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一是解决各类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问题,对亟需提供冷链保障的生鲜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合理规划冷库建设的设施用地;对符合布局要求的生鲜农产品冷库建设,在现有农机补贴基础上,加大补贴标准,重点加大对生产性冷库建设的支持力度。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产品保鲜包装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加快引进“懂物流、知冷链”的专业人才,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队伍的结构改善和层次提升;提高冷链物流标准化运营,建立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冷链物流业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冷链行业监管。严格冷藏保温车辆的市场准进入和退出;制定冷链物流运输环节制冷和温控记录管理办法;建立冷链物流运输温度监控设备合格使用规范及相应监管机制;鼓励经过认证的第三方信息平台监督冷链物流企业全程温度监控及数据记录;参与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冷链物流企业信用公示和联合惩戒工作。。
五、大力发展共同配送业务
一是大力推进城市快速消费品共同配送,引导大型零售企业、专业批发市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共建配送中心,集中统一配货,实现商品流通效率最大化。二是支持大型连锁企业自建配送中心,将供货商的货物集中存储于绕城高速以外的区域,再由标准化集中配送车辆配送至各门店,提高集中配送率。三是建设共同配送信息化系统,集成采用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云计算技术,对城市配送基础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发布和实时跟踪,提供包括货运信息发布、车源信息管理、停车场管理、运输业务管理等一体化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