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1年提案
0086 关于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建议
日期:2021-01-24 提案者:雒永信

调研情况:

(一) 全民健康成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将落实全民健身战略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核心路径和重要抓手。

(二)社会老龄化成为现实。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有效破解老龄化难题,是各级党委政府一项重大课题,也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福祉问题,全民健身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框架下,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加快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三)后疫情时代到来。新冠疫情进一步印证了全民健身的重要性,伴随后疫情时代的来临,科学发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持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任务。    

(四)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习总书记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两争一前列”殷切希望,作为全国经济、文化大省,江苏必须为全国做出表率,把“健康江苏”“体育强省”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我省出台《“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江苏省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以引导落实,对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促进我省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领先全国奠定坚实基础。

问题分析:

(一)在 “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加快推动全民健身由“增强体质”向“促进健康”转变,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意义重大。

(二)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已成为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立覆盖人的生命周期大健康战略体系”,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指明方向。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运动是良医(Exercise is Medicine)理念已成为共识,通过科学适量的健身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升疾病预防能力,做到“上医治未病”;借助体育非医疗手段促进慢性疾病及亚健康人群康复,能够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从国内发展的情况来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一是健身与健康、体育与医疗卫生关联不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度融合具体落实过程中仍存在健康中国工程缺失、体制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二是体育和卫健部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存在一定的惯性,体育参与全民健康的功能仍然局限于强健体魄,全民健身主要还停留在“六边工程”的建设上,推动全民健康的多元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临床医学沉浸于医学诊断与治疗,运用体育非医疗手段进行疾病防控的效能严重不足。目前,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37.1%,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因运动不足引发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5.33%,总体水平偏低,群众普遍忽视体育等非医疗干预手段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广泛存在过度依赖医疗手段解决健康问题的思维定式。三是体育、体医专业人才匮乏影响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健身指导者普遍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具有开设运动处方技能的医生寥若星辰,且健身指导者和临床医师没有良好的沟通对话机制,信息交换和技术共享再次割裂。四是体医融合基础条件先天不足。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运动处方门诊为代表的体育诊疗机构还处于展示阶段,我省也作出了一些有益尝试,如常州开设体育医院,镇江在世业镇卫生院设立体医融合服务中心,但开展活动少、受益面小,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具体建议:

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是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殷切希望的根本保障,建议高度重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工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具体如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议省政府成立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委员会,研究制定体医融合发展规划,建立体医融合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确定重点人群和常见慢性病的体育与医疗共同诊疗制度和办法,统筹协调体育、卫健、财政、人社等部门共同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

二是推动平台载体建设。当前,我省先后在南京、常州等地,就“运动促进健康”的服务平台载体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建议整合体育、医疗卫生资源,试点在各级医院设立运动健康门诊或运动健康促进中心,开展“医学处方”“运动处方”相结合的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加快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以“运动促进健康”的健康管理新模式。

三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体医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是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重要保障,建议制定江苏省体医融合从业人员培养计划,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置健康管理、运动康复等专业,加快培养具备运动医学监督技能的科学健身指导员和可开运动处方的临床医生,全面提升从业者的科学健身、运动治疗和康复技能。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建议完善省体医融合领域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体医融合领域标准规范和指南;加大体医融合工作投入,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开办体医融合服务机构。同时建立科学评估机制,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为全省体医融合发展积累经验。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类媒体和社会媒介,广泛深入宣传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理念,提升全社会对运动健康的理念认知度,促进形成健身与健康、体育与医疗关联融合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养成,培育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健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