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2年提案
0355 关于增强电信反诈监管力度的建议
日期:2022-01-18 提案者:蒋沁

调研情况: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十分突出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的主流犯罪,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21年10月1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进行审议,通过专门立法,为更有力、有效地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目前江苏省电诈案件打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21年1-11月份,江苏省检察机关共提起公诉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案件1406件4364人,同比下降20.7%和9.42%。从办案数据看,我省通讯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但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数量大幅度上升,同比件数上升29倍,人数上升10倍,即存在大量不法分子为实施诈骗提供帮助和支持,这反映出江苏省打击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我省在电诈案件打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分析:

一、社会认知不够

1普通居民认知不够

尽管社区上门宣传,标语张贴的反诈宣传力度较大,但由于部分居民对诈骗手段认知不足、抱有侥幸心理,甚至在听取民警劝导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后,迅速删除,或者在受骗过程中听信诈骗方的诈骗技巧卸载反诈软件,对诈骗提醒视而不见,最终导致经济损失。

2不法分子法律意识淡薄

不法分子为了非法利益“铤而走险”帮助电信诈骗犯罪,他们或许妄想赚快钱参与诈骗集团犯罪,或许初入社会,法律意识淡薄,为蝇头小利误入歧途。以上原因均导致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数量大批量增加。

二、反诈监管体系薄弱

1、监管部门内部存在漏洞

诈骗链涉及管理部门较多,检察院、公安部门、银行、电信通信企业监管存在漏洞,不法分子有疏漏可钻,监管部门相互配合不够紧密。尽管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反诈力度,电信诈骗案件仍旧如鲠在喉,威胁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安全。

2、上下游犯罪体系涉及人员多

上下游犯罪体系牵扯较多,年轻人群、低学历人群由于认知缺乏,诈骗集团稍加诱惑便误入歧途,走上电信诈骗犯罪道路。诈骗集团紧跟社会热点翻新诈骗套路,盗取居民个人信息“个性化定制”陷阱导致人民群众不断“踩坑”,反诈部门“防不胜防”。

具体建议:

一、完善反诈监管体系,加强督导处罚力度

1、完善反诈体系建设,加强反诈过程监管

处理电诈案件过程中,不仅要加大打击力度,也要强化监管责任。设立专门反诈监管部门,对于出现疏漏的部门进行监管,如对泄露个人身份信息、不经核实随意开户、境外虚拟号码不经查验随意拨入等间接性帮助电信诈骗行为进行处罚。不断完善反诈监管体系,对于检察院、公安部门、银行、电信通信内部监管要进一步压实责任,极力推动涉及机构正视问题,早日整改,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和漏洞。

2、提高犯罪成本,着力打击集团诈骗

在电信诈骗中,集团诈骗通常案情复杂,诈骗人数多,诈骗损失大。要不断提高诈骗集团犯罪成本,加大处罚力度。打击诈骗网站、平台、手机APP等诈骗工具,从诈骗源头入手,不断降低电诈犯罪率。相关部门要组织力量,打击集团诈骗行为,向电信网络诈骗及其“黑灰产业链”发起全面打击。

二、政企联合强化反诈宣传,加强诈骗资金链相关部门培训

1、政企联合宣传,全民联动反诈

反诈部门可与服务业企业联动,如在美团外卖、顺丰快递等企业的外卖包装袋与快递盒子上印刷反诈标语、重要反诈案例等,与国有事业单位联合,如在地铁通道、高铁车厢上印刷和播放反诈宣传海报与宣传视频,使反诈宣传“入户入心”。反诈工作也可以依托辖区企业、银行、学校公众号等平台增强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反诈,人人反诈”的反诈氛围。

2、培训资金链相关人员,源头阻止电诈

检察院、公安部门可联合组织专题讲座培训银行窗口工作人员、借贷人员反诈知识和遭遇受骗人员在汇款方打款金额不符常规、打款陌生账户时及时制止。进行反诈演练,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反诈意识,使得相关人员能够“谈诈色变”,帮助人民群众警惕诈骗、及时阻断诈骗过程。

三、科技赋能反诈,维护网络安全

1、政务软件增加反诈功能,通讯联合反诈

在地方政务软件上增加反诈功能,劝导群众安装“国家反诈中心”等正规安全软件。从源头上杜绝恶意软件污染网络安全环境,降低电信诈骗上当可能性,及时拦截恶意电话,提醒群众诈骗信息。

2、加强反诈网络、电信通话监测,专职人员即时劝阻

加大力度宣传“96110”反诈电话的作用,呼吁人民群众及时接听反诈电话,防止人民财产和合法权益受侵犯。大力推行反诈网络、电信通话监测,及时处理恶意行为,阻拦境外恶意电话拨入,开展涉案银行账户的紧急止付,及时制止电信诈骗过程。

3、结合短视频软件,本地推送反诈相关知识

结合时下热门抖音、b站等短视频APP,优先推送本地反诈宣传视频。可采用生动有趣、画风诙谐的形式,向全省受众推广并讲解电信诈骗危害。激发群众对于电信诈骗的警惕心理,防止群众帮助电诈、上当受骗。

电信网络诈骗严重侵害人民合法权益,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更新迭代加快,不法分子紧跟社会热点翻新诈骗套路,针对不同人群定制“诈骗脚本”,小则破坏家庭,大则危害社会安全。有关部门亟需齐心协力打击电诈,压实监管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