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2年提案
0267 关于整合交通和社区资源发展农村寄递共配的建议
日期:2022-01-18 提案者:张水芳等2人

调研情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农村快递的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全面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建议整合农村交通运输和农村社区服务资源,在我省大力发展农村寄递物流共同配送。

1、整合资源发展农村寄递共配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有效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光山县考察调研时指出,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整合资源发展农村寄递共配,既可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务,又让农村群众共享快递行业发展成果,还可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整合资源发展农村寄递共配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决策的重要举措。202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21〕29号)),要求统筹农村地区寄递物流资源,鼓励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商贸流通等物流平台采取多种方式合作共用末端配送网络,加快推广农村寄递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有效降低农村末端寄递成本。为贯彻国办文件,省政府办公厅组织起草了《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送审稿)》并召开了全省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视频会,要求推进寄递服务进社区(村),因地制宜在农村社区(村)综合服务中心、供销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等基层服务点设置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智能快件箱等快递服务的公共平台与设施,重点推广“交通+邮政快递+社区”的合作进村模式。整合资源发展农村寄递共配,将全面降低农村寄递成本,有力地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

3、整合资源发展农村寄递共配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农村群众生活的现实需要。邮政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十三五期间,我省快递业发展迅速,每年都保持着30%左右的增幅,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21年,全省快递业务量完成85亿件,同比增长21.8%,人均收投快件量近200件,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达到6.08亿件。预计到2025年全省快递业务量将突破150亿件、业务收入将突破1500亿元、人均收投快件量将超过300、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将达到15亿件广大农村地区是邮政快递业发展的“蓝海”,快递服务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已与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城乡快递服务均等化是快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整合资源发展农村寄递共配可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保障提供推动力

问题分析:

1、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改革为发展农村寄递共配提供了保障。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交通运输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明确由地方承担农村地区快递服务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维护、运营等具体工作,承担相应支出责任,要求属于地方财政事权的,原则上由地方政府通过自有财力,确保地方承担的支出责任落实到位。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改革和支出责任划分,为整合资源发展农村寄递共配提供了财政保障。

2、我省交邮融合和快递进社区的政策成果为整合资源发展农村寄递共配创造了条件。2014年11月,江苏省邮政管理局联合省民政厅出台了《关于推进快递服务进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在社区(村)普遍设立具备快件代投功能的邮政便民服务窗口,鼓励有条件的社区与寄递服务企业合作建设快递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快件代收、代投、查询以及生鲜配送、电商网购等快递相关的便民服务,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发展社区快递服务,重点支持邮政、顺丰等品牌快递服务企业与社区(村)的合作。2020年9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邮政管理局等七部门联合出台《深化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融合推进城乡货运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创新配送模式,形成“场站共享、服务同网、货运集中、信息互通”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服务,支持交通运输企业与邮政快递等企业构建共同配送、集中配送联盟和机制;鼓励推广镇村公交车辆代送邮件快件。充分运用我省现有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可以有效推进快递绿色发展工作。现有相关政策,为整合资源发展农村寄递共配创造了条件。

3、我省部分地区的试点为整合资源发展农村寄递共配提供了参考。近年来,省内相关地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利用镇村公交场站和线路资源将快件运送进村、在社区(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全省已通过交邮合作建设农村寄递服务点257个,开通代运快件的公交线路100条。连云港东海、南通海门等地积极推进交邮融合,在乡镇公交场站打造乡镇快递综合服务点,借助镇村公交将快件免费带至农村社区(村),由村委会工作人员负责存放和投递,受到农村群众的普遍欢迎。试点地区的积极探索,为我省整合资源发展农村寄递共配提供了样本和借鉴。

具体建议:

1、全面整合农村交通运输资源发展农村寄递共配。建议交通运输部门、邮政管理部门进一步深化交邮融合,在前阶段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广试点地区的经验,全面加快“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在更多的乡镇公交场站建设寄递物流公共配送中心,推动更多的镇村公交线路代运邮快件进村,逐步在建制村公交站点设置寄递物流中转箱。

2、全面整合农村社区(村)服务资源发展农村寄递共配。建议民政部门、邮政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农村社区(村)综合服务中心作用,将寄递服务纳入社区(村)便民服务范围,进一步推动在综合服务中心设置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点或智能快件箱,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邮快件代收投,每天至村公交站点寄递物流中转箱提取或投放邮快件。

3、充分利用现有专项资金渠道发展农村寄递共配。建议各相关部门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纳入城乡物流一体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示范等工作范畴,利用现有各类专项资金渠道在原有农村便民服务设施上叠加拓展快递服务功能,减少重复建设,共建共享共用各类农村服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