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当前,我省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但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小微企业面临原材料、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和资金成本的持续大幅上涨,除了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外,市场订单需求不稳定、应收账款增加等实际困难和问题造成我省小微企业经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小微企业十分迫切地需要稳定住企业的现金流以维持持续经营能力,为有效防止和化解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和金融机构服务水平迫在眉睫。
问题分析:
一、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缺少融资增信手段。一方面债券、股权融资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现阶段我省小微企业融资基本以银行贷款为主,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取间接融资的方式较为单一。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的有效抵押物相对缺乏,无法迎合银行的贷款偏好或难以达到担保公司的评估标准,受信用贷款的申请条件、行业和额度限制,大多数小微企业间接融资主要还是依赖于有效抵押物。
二、小微企业缺少健全的财务制度,银担获取企业经营信息渠道不通畅影响贷款发放。无论是银行还是担保公司,在通过企业贷款申请时都需要考察该企业的经营情况,如现金流、负债率、周转率、上下游客户稳定度等数据,而因小微企业大多缺少健全的财务制度,甚至没有专职的财务人员和专业的财务报表,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的凭证又未纳入银行流水,这就让银行和担保公司在审核企业贷款时很难采集、追踪到准确完善的现金流,从而影响发放贷款的成功率。同时,因国有担保公司受政府代偿率指标的考核,所以往往担保公司对企业贷款经营情况的审核会比银行更为严格。
三、小微企业转贷成本高,政府性转贷资金风险分担机制有待完善。企业在银行贷款的到期日与应收账款的回款日时间节点不匹配是常见情况,而企业需要先自筹还款才能从银行获批续贷以维持资金正常周转,所以企业在银行贷款即将到期而足额还款出现暂时困难的时候就需要转贷资金“过桥”。现阶段,我省已有多个市、县(区)政府成立了小微企业应急转贷资金,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因银行需要承担转贷资金归还、补足的全部清偿责任,且企业使用过应急转贷会影响其后续在银行的贷款额度和获批成功率,所以银行对帮助企业办理应急转贷的积极性不高,企业自身对申请使用应急转贷也心存顾虑。要想突破政府性应急转贷资金发展的瓶颈,实现规模上量,转贷资金的风险分担机制亟需调整。
具体建议:
一、成立我省重点行业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建立我省重点行业小微企业白名单,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成立名单内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按照“1+N”模式运作,对名单内的小微企业进行扶持。一是支持银行对名单内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股权、机器设备、仓单及其他动产等抵质押贷款和高于同类融资产品贷款额度的信用贷款,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增加企业融资方式。二是支持国有、政策性担保公司对名单内企业提供担保,实施担保费补助,引导担保机构降低担保费率;鼓励对申请办理“增保贷”、“增额宝”等业务的名单内企业提高代偿比例,对担保机构代偿进行风险补偿,设立奖励机制,增加金融机构信心,增强企业融资担保。三是支持保险公司向名单内企业提供保证保险,提升企业融资可得性。四是对名单内企业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由风险补偿基金和银行按比例分担风险,加强财政金融政策联动,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成本,为小微企业融资保驾护航。
二、积极搭建“互联网+”服务平台,健全我省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为解决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因获取企业经营信息不通畅而影响企业融资的问题,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经相关政府部门牵头,利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整合企业经营数据、政府政策和金融产品信息,为金融机构与企业提供融资匹配、信用评级、信息披露等对接服务。二是搭建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与省级征信服务平台数据互通互联,经企业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线上提交授权申请,银行等金融机构可同步登陆平台,查询并下载与该企业相关的信用信息报告,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综合性企业征信查询服务。另一方面,为帮扶小微企业改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先天不足的状况,有效提高小微企业融资能力,须加快建立健全省、市小微企业公共服务联盟的步伐,以联盟为中心建立财税金融、创业辅导、人才培训、法律帮扶、管理咨询、综合服务等各专业执行委员会,整合一批骨干服务机构,甄选组建一支专家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公益性企业服务活动。
三、成立省级中小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完善转贷资金风险分担机制。一是从省级层面成立小微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将省工信厅、银保监局、人民银行纳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增强帮扶企业转贷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二是以省级领导小组的名义有选择性的与商业银行的省级分行进行合作签约,将小微企业应急转贷业务作为企业贷款到期前的常态化办理选项,以配合无还本续贷政策全面覆盖小微企业转贷融资需求,进一步拓宽企业转贷融资渠道。三是将应急转贷业务开办情况以奖励加分项的形式纳入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量化综合评价指标,以激励银行加大对应急转贷业务的推广力度。四是设立应急转贷风险补偿基金,基金可引入担保公司担保以缓释风险成本,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风险补偿基金和银行分担应急转贷资金归还、补足的清偿风险比例,以提高银行办理转贷业务的积极性。五是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出资参与扩充应急转贷资金池,根据应急转贷资金使用和企业需求情况,采取“滚动支持、逐步增加”的原则,适时增加资金的规模,更好地满足我省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