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2年提案
0171 关于推动我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日期:2022-01-18 提案者:黄继鹏等4人

调研情况:

“七普”数据显示,我省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到1850.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1.84%,老龄化率位居全国第六;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16.2%,位居全国第五。“十四五”末全省60岁、65岁、80岁以上老年人预计将达到2088万、1771万、338万,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在人口老龄化方面面临着“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压力。推动我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更加优质更加充分更加均衡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苏适养老’服务品牌,任重道远。

问题分析:

1.居家社区机构协调融合发展的局面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发展不足,机构对居家社区养老的辐射功能发挥不充分。一些亟需养老机构服务的老旧小区,符合消防、住建等审核要求且具有一定规模面积的房屋载体偏少,客观上制约了嵌入式养老机构的建设与发展。社区养老机构普遍床位较少,无法形成规模化运营,盈利能力不足。

2.市场主体参与养老服务吸引力不大。政府给予养老机构补贴力度有限,一般经营5年以上且运营状况良好的养老机构基本能做到收支平衡,有所盈利;新建机构因为改造成本和租金成本偏高,盈利较为困难。初步了解,全省社会力量举办经营的养老机构40%可实现盈利,30%基本收支平衡,30%处于亏损状态。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仍显不足,不同社会主体参与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不够。

3.养老护理员缺口较大。目前一线养老护理员和中高端养老专业管理人才均存在较大缺口,养老服务行业总体收入水平低、工作强度大、社会认可度不高,缺乏职业吸引力。养老护理员的社会认同感和经济待遇低是人员流动流失的主要因素,跳槽率在30%以上。全省已落实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养老护理员的入职补贴政策,但仅有南京、无锡、南通、苏州等市建立了养老护理员月度岗位津贴制度,缺乏长期稳定的养老护理员待遇政策。

4.长期护理险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门槛较高、投入成本大,养老机构很难有积极性投入发展内设医疗机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费用负担较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5.老年产品用品还不能满足增长需求。老年产品用品的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涉及营养保健、饮食服装、康复辅具、文化传媒、老年电子产品等方方面面。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逐步减退,各类常规功能的产品用品无法精准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对于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的产品用品需求量持续增加。

具体建议:

1.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抓紧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实现动态发布管理,清晰科学界定基本养老服务对象,逐步丰富发展基本养老服务项目。为有需要的老年人进行能力与需求综合评估,在确定保障条件和标准的基础上,将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空巢、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纳入政府基本养老服务范围。在经费保障方面,建议参照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区的基本养老服务投入标准,大幅度提高针对经济困难老年人群接受居家上门服务、接受社区短期照料以及入住养老机构的补贴额度,并适当增加省级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资金总量,以满足全省日益增长的老年人服务需求。

2.进一步完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积极回应养老服务企业在空间规划、项目融资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需求。细化闲置资源改建养老机构的政策指引,让养老服务企业能够根据指引逐条逐项办理相关手续,提升鼓励闲置资源、培疗机构改建养老机构政策的可操作性;由省政府牵头成立江苏省养老服务投资发展引导基金,扶持养老服务优质项目,打造政府、产业、资本多方互动平台,同时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养老服务相关政策落地落实,破解针对养老机构项目的贷款瓶颈。

3.进一步提升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利用现有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加强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机构发展,让失能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获得专业护理保障服务。提高长期照护的支付能力,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质扩面。建立依据职业技能等级、工作年限与入职补贴和服务价格挂钩制度,增强养老护理员职业吸引力。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鼓励各类高校开设养老服务二级学院,加强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护理学(老年方向)等专业的建设。加快培养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

4.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加强政府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养老服务资源的重要作用,科学界定养老产业统计范围,规范养老产业统计指标,试行养老产业定期统计工作制度,准确反映我省养老产业发展状况。继续支持养老服务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建立省级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服务企业项目库,发展一批养老服务行业龙头企业。探索实施“养老服务+”行动,促进养老服务与先进制造、建筑设计、信息通信、健康养生、文化旅游、金融保险、教育培训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继续办好“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培育更具潜力和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