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研发经费(R&D)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或者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其中政府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充分体现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意图。据统计,目前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与美国、日本等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基础研究、政府资金占比偏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能真正形成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科技成果仍不足,投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加大政府研发经费投入,切实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是提高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政府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将会影响和制约:
1、影响高校及科研院所持续开展基础科学研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基础科学研究需要中央政府长期持续的经费投入。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例为6.03%,创近年新高,主要来自中央政府。美国20世纪60年代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已达到10%,2017年增长到16.7%。
2、制约国家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战略布局。在美国,无论是互联网、搜索引擎、芯片还是人类基因组计划,都是联邦政府研发资助的产物。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科技革命的机会窗口已经出现,迫切需要政府在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和战略布局,实现原创突破,成为未来大国竞争的利器。
3、导致基础领域难突破、核心技术卡脖子。当前,我国在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些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均依赖政府持续的投入。
4、不利于激发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积极性。政府研发经费投入对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具有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私人部门的研发投入严重依赖政府公共投资产生的公共物品。政府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不利于激发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积极性,实现国家研发经费投入目标。
今年来,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对研发投入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但各地支持力度存在差异。作为沿海经济强省,从研发资金来源看,我省政府资金对研发投入支持力度明显不足。2020年,我省政府研发经费资金支出280.9亿元,低于广东159.7亿元,增速仅为2.1%,低于广东8.8个百分点。
问题分析:
造成政府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有:
1、国家财政收入趋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中研发经费占比偏低。2019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10717.4亿元,政府研发经费支出为4537.3亿元,占比仅为42.3%;其中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中研发经费支出占比约为67.15%,可见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中研发经费支出占比严重偏低。
2、地方政府财政科技经费更关注短期经济效益。科技创新活动回报周期长,不确定性高,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将财政科技经费用于提高当期经济绩效,而不是解决地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
3、科研院所转制导致财政拨款需求下降。科研院所完成了企业注册改制之后,中央和地方相应的财政科技拨款金额下降。与此同时,科研院所承担的应用研究职能也正在大幅度萎缩或者逐步丧失,严重制约创新体系高效运行。
4、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远高于政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及技术研发,赢得市场竞争。同时,政府不断通过研发经费加计抵扣等政策优惠,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而逐步淡化了自身的责任。随着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大幅扩大,其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逐步上升;政府研发经费投入与企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其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逐步下降。
具体建议:
针对现状及原因分析,建议如下:
一、建立政府研发经费投入的长效增长机制。落实《科技进步法》第59条“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维持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速,逐步加大财政科技支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提高财政科技支出中研发经费占比,使全省财政科技投入中研发经费占比应当逐步提升到50%以上。
二、完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各地方政府加强研发的积极性。鼓励各地方因地制宜构建各具特色的创新体系,地方财政收入宽裕的可以面向未来进行前沿技术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相对紧张的可以面向本地产业转型突破关键共性技术。
三、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增加企业研发投入。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来进行市场化运作,打破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旧模式,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同时通过市场化手段筛选出真正具有良好前景的企业,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创业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要从原来的“评项目、前补助”,转变为“定门槛、后补助、普惠制”,积极推行普惠性以奖代补和后补助,按照企业研发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企业加大自身研发投入。
四、优化服务,落实包括财政奖补、税收优惠政策等在内的各项“惠企”措施。
1、各级税务、科技部门要认真落实《江苏省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核查异议项目鉴定处理办法(修订版)》、以及省政府关于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及措施,规范企业研发异议项目鉴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企业核查面等规定,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2、对企业研发投入增量部分给予奖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新进入国家规上企业研发投入统计口径的规上企业给予奖补;对企业与省级以上重大科研平台的合作项目给予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