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随着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电商平台日益壮大,电子商务在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国内国际市场融合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直播电商、生鲜电商、网上订餐迅速发展,居民消费模式也随之发生颠覆性改变。我省在推进电商平台高质量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发达省市相比,我省电商平台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发展遇到不少问题,假冒伪劣、虚假宣传、违规促销、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给消费安全、市场环境、市场秩序、社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问题分析:
一是缺乏龙头网络零售平台企业。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20年电商平台网络零售市场中,我省苏宁易购占比3%,途牛、同程、食行生鲜合计占0.2%,总体上网络零售平台数量少、规模下,缺乏行业生态话语权。同时,从目前的情况看,苏宁易购线上业务正在收缩;途牛、同程等旅游类平台受疫情的不利影响更为突出。
二是社区团购等行业平台竞争优势不足。我省社区团购平台规模总体较小,随着省外头部综合性平台企业加快布局社区团购等市场,中小平台市场空间持续受到挤压,对其健康发展造成影响。
三是促消费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受综合性平台流量挤压,省内电商平台品牌影响力不够,消费者使用率不高,在促消费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具体建议:
一是积极培育省内龙头平台企业。重点围绕新零售、垂直电商、跨境电商等领域,对省内经营状况良好、销售规模较大的电商平台和网络零售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竞争力的平台企业,逐步扩大我省网络交易市场份额。
二是着力打造平台企业生态圈。支持阿里巴巴江苏总部、京东长三角智能电商产业园建设,持续推动落实与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的项目合作,鼓励各地积极招引知名电商平台,加强与头部平台企业的深度对接合作,促进商贸流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平台生态圈。
三是深化平台企业的消费促进合作。支持平台企业深度参与全省性消费促进和购物节活动,开展网络促消费专项活动,在促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的同时有效贴近市场需求,探索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消费新场景,提升省内重点平台企业市场份额。鼓励探索发展社区电商新模式,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四是健全符合电商发展特点的协同监管机制。发挥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综合运用行政指导、行政约谈等手段,强化压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防止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发生;推动行业自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电子商务生态体系。加强与重点平台企业的常态化沟通联系,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