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2年提案
0163 关于健全完善我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议
日期:2022-01-19 提案者:汤卫明

调研情况:

就如何健全完善我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赴自然资源规划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和生态资源丰富的相关镇区开展调研,了解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

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之路。与此同时由于江苏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底蕴造就了我省生态资源丰富的良好基础,加上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我省拥有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包括山坡、丘陵、森林、湿地、湖泊等数量众多各具特色的生态资源。这些生态资源一方面提升了我省的生态质量和城市品质,另一方面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需的生态产品和服务。如美丽的太湖,为我们提供了优质水源的同时也为人们营造了良好的生态休闲场所,而苏北地区较多的万亩森林孕育了天然氧吧的同时也吸引了生态文旅度假区等项目的开发等等。

虽然我省的生态资源在切实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得到了一定的开发,生态产品的价值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但从更深远的角度来说,我省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长期以来,我省的自然资源所有者的缺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突出,导致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被严重低估,生态保护得不到合理回报,大量生态产品被免费、无约束过度使用。可以说我省的生态资源达到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目的,但还没有实现“一方水土致富一方人”的要求。国家发改委何立峰主任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两周年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示范区对标战略使命,还存在生态价值实现有待进一步彰显、生态产品的价值有待进一步形成的短板。因此健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是我省当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

具体建议:

针对当前我省生态产品现状和价值实现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尽早启动我省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和确权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包括生态产品的价值评估机制和价值转化机制。生态产品的评估与确权是价值转化的前提。为此我们要对全省所有的生态产品在开展全面的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与确权。首先是要针对不同的生态产品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山坡、丘陵、湿地、森林和遍布全省的河湖荡漾都是生态产品,但每一种生态产品的包括基础功能、支撑功能和文化功能在内的诸多服务功能都不一样,所以因区别对待。其次是在开展评估时要充分考虑前期的资金投入。这几年我省加大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不同生态产品的前期投入也有所不同。如为了加大对太湖的生态保护,我们在太湖围网养殖拆除和太湖禁捕渔民上岸等方面就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即使是数量众多的河湖荡漾,为了保护其生态,都投入了数量不等的资金。而湿地和森林的建设都需要前期大量的资金的投入,这些都是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是在评估的基础上要明确产权。要根据生态产品形成的历史和现状把每一种生态产品明确产权归属,厘清主体权责,在促进公益性自然资源有效保护同时为健全生态产品市场,促进经营性自然资源流转交易提供基础。

二、加快实施我省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

价值转化机制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只有找到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有效途径,才能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当前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途径主要有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政府—市场混合机制等多种形式。从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我区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一是大力推行生态补偿机制。为了促进公益性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通过补偿或赔偿机制发现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间接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直接转化是良策。这其中包括本区域范围内的生态补偿,如对生态产品多保护压力重的地区加大生态补偿的力度等,还包括行政区域范围外的生态补偿。二是探索市场机制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在完善生态产品产权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生态产品有偿使用,健全生态产品交易市场,促进经营性生态产品流转交易,通过价格机制发现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实现直接有效转化。这其中除了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康养的常规路径外,更要抓住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机遇,充分利用我省生态湖泊众多的机遇,在有风景的地方嵌入新经济,加大湖泊的保护和开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是推行政府与市场的混合机制。浙江丽水积极探索生态公益林预期补偿收益质押贷款,为农户融资提供担保。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02.2亿元,这是政府与市场通过绿色金融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了经济效益的有益探索。我省绿化覆盖率较高而且有成片规模较大的森林,我们要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在开展绿色金融的同时积极开展碳汇森林试验区建设,通过建立碳汇基金,尝试探索建立碳汇等生态产品与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的兑换机制等“碳中和”建设,开展森林碳汇生态产品交易等途径加快生态产品价值的进一步转化。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是一项具体的、内容丰富的系统建设工程,我们唯有谋全局、谋长远,才能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