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2年提案
0570 关于以沿海大开发推动我省区域经济聚合发展的建议
日期:2022-01-20 提案者:樊维明

调研情况:

江苏沿海发展战略自2009年6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已有12年的时间,取得不少成绩。但也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战略的实施效果。与华东沿海四省(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相比,江苏沿海地区经济规模最小,3个地级市中连云港和盐城总体实力较弱,辐射能力不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

问题分析:

江苏的沿海发展呈现出主要因素是区域联动不足,陆海统筹不够,缺乏腹地支撑,没有足够的纵深;集聚资源要素不够,资源整合不足,港口作用不明显,与全省经济聚合发展不足,特别是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还有待提升。沿海开发不是简单的“沿海大开发”,不能简单就沿海发展沿海,而是要更好地集聚资源要素,拓展苏南空间、带动苏中提升、促进苏北加速,形成新的增长极,推动区域经济聚合发展。为此建议:

具体建议:

1、强化与淮河生态经济带联动,以“淮河三角洲”推动连云港、盐城与淮安聚合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自2018年10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有3年多时间,其涵盖5省25市4县的整个淮河区域,而其出海口则位于盐城的滨海港。淮河生态经济带与江苏沿海经济带刚好形成倒“T”字结构,使得江苏沿海发展战略有了西向拓展的广阔空间。因此,加强江苏沿海发展战略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融合发展,刚好既可以解决江苏沿海发展战略缺少腹地支撑,强化港口的带动作用,又可以策应国家的由东部向中部、西部梯级发展的战略导向,走区域经济合作之路,完善沿海区域经济布局,做到既互补又错位发展,形成共同发展、互动并进的新局面。淮安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核心节点城市,也是连接淮河和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的内河航运枢纽城市,发挥其千里淮河的枢纽作用,刚好可以集聚货源成为连云港、盐城的“喂给港”,推动江苏沿海发展战略向纵深发展。以江河的三角洲理论,淮安与连云港、盐城刚好形成黄金三角洲,可以作为“淮河三角洲”,强化其区域联动、聚合发展,必将极大有利于江苏沿海发展战略的“拓围”发展,实现陆海统筹,促进区域内城市的聚合发展。

2、强化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大交通理念推动区域经济聚合发展。去年2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江苏的徐州、淮安、连云港作为组合枢纽被明确为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这也刚好契合省委娄书记提出的加快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与徐州陆港、连云港海港形成三角支撑,实现铁路、港口、航空互相补充、互相支撑的战略思路。建议以大交通理念,加强区域内基础设施的沟通与衔接,强化产业的统筹合理布局,实现组合优势,既推动徐州、淮安、连云港三市的融合发展,又加快盐城的大数据产业和宿迁的电商产业的聚合发展。此外,江苏沿海发展战略十多年来,省里重点建设了沿海带的基础设施,纵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建议加大建设力度。铁路方面:重点是规划建设沿淮铁路,沿淮河串连信阳、阜阳、蚌埠、淮安等地级市,向东可延伸至盐城滨海港,向西可延伸至驻马店,后可在阳平关向西延伸接轨兰渝铁路后直达兰州,其线形与现在的陇海线平行,即形成“新的陇海铁路”,鉴于现有的陇海线始建于清朝末年,一直超负荷使用,因此建设“第二陇海线”显得十分必要。航道方面:重点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早日建成直通航道并与通榆河良性互动,形成皖北地区乃至河南部分地区出海最便捷通道,利用水运的低成本优势,促进沿海港口的快速发展。航空方面:重点加快推进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机场资源,发挥整体优势,提升服务能力,加快航空口岸对外开放,加入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网。

3、强化集聚资源要素和顶层设计,以沿海大开发推动全省经济聚合发展。一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做好顶层设计。树立区域经营与经营区域的理念,打破传统的以“竞争”和“零合”的区域竞争思想, 以沿海大开发为导向强化“共赢”和“协同”发展,一体推进生态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城乡建设,促进产、城、港、人融合发展,特别是在产业融合方面,更要注重资源禀赋,形成错位互补和特色发展,加速放大产业版图,做大区域经营。二是强化组织推动,加大创新力度。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强化组织推动,加强省级层面的沟通和协调,建立高效的联动协调机制和长效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建议结合连云港的自贸区建设和盐城、淮安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机遇,创新和资源整合,探索股权和投融资改革创新。建议创新航空、铁路、港口合作机制,鼓励建立各自之间相互参股、控股的区域发展联盟,以资产为纽带整合资源。加快探索铁路筹资、建设、运营、管理的新模式,建议以沿淮铁路作为试点,探索吸收民营资本投入,混合股份自筹建设的模式。三是强化政策扶持,集聚要素资源。做好沿海大开发这篇大文章,支持区域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重大产业布局及项目审核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条件成熟时支持设立地方性银行如“淮河银行”、“江苏沿海发展银行”,鼓励国内外金融企业在区域内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发展股权投资基金,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支持创业型企业发展,扩大企业融资规模。支持土地管理改革,开展多种模式的征地安置试点,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及土地收益分配、增强政府对土地供应调控等方面的改革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