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去年提过一次与非洲猪瘟防控有关的提案。如今,非洲猪瘟仍在肆虐,并呈现出一些新的情况。过去的一年一直在关心非瘟防控和生猪生产的情况。在南京农业大学养猪方面的教授周波等的协助下,撰写此提案。
问题分析:
在全球面临新冠病毒折磨的时候,我国人民不仅面临新冠病毒的折磨,还面临着非洲猪瘟的肆虐。主要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我国的猪肉价格剧烈起伏,养猪业者的心态总是难以平静。2019年11月猪肉价格达到近40元/kg。在此背景下,国家为保证供应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猪生产的政策,许多资本也由于高价格的吸引而进入或扩大生猪生产。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生猪价格很快进入了一个下跌通道,到2021年10月,猪肉价格跌到只有11元/kg,跌去了近3/4。过低的猪价使大量养猪企业亏损,养猪积极性下降,产能开始收缩。
猪肉价格的巨大波动,表明我国猪肉生产极不稳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非洲猪瘟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已经在我国定殖,这无疑给我省的生猪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我省有必要采取措施,稳定猪肉生产,保障猪肉供应。
如今猪肉的低价格直接影响到养殖业者非洲猪瘟的防控行为。在肉价高时,母猪就是宝,不惜重金做好生物安全;现在猪价跌了,一些母猪要淘汰了,防控也不那么尽心了,许多防控措施是能省就省。显然,当前的肉价降低增大了非瘟发生和传播的风险。这是我省政府部门不能不高度重视的问题。
当前,非洲猪瘟仍在肆虐。由于非瘟的高致死率,由于有效的非瘟疫苗仍然没有出现,防控非瘟危害,保障猪肉供应,仍面临着许多挑战。为进一步做好我省非洲猪瘟防控,保证我省生猪生产健康稳定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具体建议:
1.加强运猪车辆管控,严防外省疫情引入我省。我省位于我国的华东地区,为全国生猪调运高危风险区。为了防止外省运猪车将疫情引入,应加强外省来苏的运猪车辆的洗消、检测和监控工作。在省边界的各条高速、省道、县道等交通要道设立检疫点和车辆洗消点,应用非洲猪瘟快速检测试纸条和采样、留样送检等方式对外地运猪车辆进行检测与跟踪记录,严防非洲猪瘟疫情传播进入我省。
2.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我省生猪产能提前预警机制。生猪的生产周期长,当前的猪价是由9个月前投入生产的能繁母猪数量决定的,而不是由现在的能繁母猪数量决定的。因此,要对能繁母猪数量进行长期的系统性的跟踪监测。由于各种原因的虚报和瞒报,能繁母猪的数量很难通过人工调查的方式准确获得,为此建议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的作用。例如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摄像头监控我省各交通要道上运猪车的数量与路线,及时了解我省养猪企业每周的生猪出栏量,结合生猪价格和猪粮比,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摄像头监控我省饲料企业的产能(猪饲料),或者每月进入各规模养猪企业的饲料车数量与吨位,间接地即时评估我省的生猪饲养量的动态变化。一旦发现我省生猪养殖量有明显的异动,即可迅速按照预案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3.严查消费市场的非洲猪瘟病死猪肉,净化环境,减少疫情传播:由于非洲猪瘟不传染人,目前各地对于病死猪肉的管控较松,导致部分冷库中的猪肉非洲猪瘟病毒阳性率较高。与新冠病毒不同,非洲猪瘟病毒在动物产品,运输工作,房屋建筑,稻草等各种环境中存活时间长,导致大环境污染严重,许多农贸市场已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建议对全省所有销售猪肉的集贸市场每月进行一次大检查,采样人员要伪装成消费者购买猪肉来采样,而不是发文件、穿制服来抽检。再同时送2-3个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检测非洲猪瘟病毒(要双盲送检,相关送检信息列为机秘),再对不同检测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行一一比对,对确认为阳性的样本进行朔源,将相关病死猪肉销毁,也可追查疫情源头进行扑杀。同时,加强规模猪场附近各交通路口非洲猪瘟的消毒与防疫工作,净化环境,减少疫病传播风险。对于发生疫情的猪场严格按国家政策规定进行扑杀,并给予相应的补偿,不能任由其自行售卖“问题猪肉”。
4.加强养猪企业的财政扶持和贷款支持力度。目前猪价下行,养猪进入低利润周期,加上非洲猪瘟的风险仍在,养猪企业目前普遍困难。建议在财政上要对我省的规模化猪场适当提供专项低息贷款,或对现有贷款进行适当延期或部分免息,以帮助我省规模养猪企业度过寒冬。